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243.第243章 盛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3.第243章 盛世(1 / 4)

第243章 盛世

皇帝私下与大将军卫青相处时,曾对这位姐夫兼小舅子说过:“朕多做,惟愿后辈少做,骂名朕来担。”

他这句话,与‘陛下当政,兵戈不止,与民生息,需候太子’算是不谋而合。

皇帝的心声、对继承者的期望,这些许多朝廷公卿都看不透的事情,一个少年郎却能一语道破。

千里驹,名副其实。

当然。

引得皇帝龙颜大悦的原因,聪慧只是其一,这位聪慧的少年乃宗室子弟,便是其二!

少年名:刘德。

高皇帝的同父弟楚元王刘交后裔。

从血脉渊源上来讲,与当今天子刘彻实际相差比较远了,但再远,也是宗室,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

况且,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造反的淮南王、衡山王、胶东王,还有乱搞通奸的江都王、广川王、齐厉王等等等等奇葩在前。

宗室好不容易冒出来一个才子,刘彻作为刘氏的族长,简直喜出望外。

这份喜。

倒不是宣室殿策问才有。

早在光禄寺初考时,皇帝就注意到这位与太子年纪相仿的刘德,考进士科,一手辞赋行文端的是漂亮。

事后皇帝特地派人调查过他,刘德自小修习黄老之术,年纪轻轻便将《老子知足常乐奉为圭臬。

眼下当庭策问后,见刘德聪慧过人,皇帝是越看越喜欢,心说:‘奉行无为不争,还与太子年纪相仿。’

‘最妙的是他出身宗室旁系!’

‘如此人才、心性,将来培养成太子助力,属实是护我宗庙的不二人选!’

‘好!’

刘德尚不知晓,他仅仅是说了一句话,龙塌上的皇帝就给他安排好了一生……

不止是刘德,旁人同样如此。

能入未央宫参与殿试的人,都是皇帝亲自过目挑选出来的,否则,此刻宣室殿内为何多是衣着朴素之辈?

倘若放开手,任由光禄寺一众官员主导选拔,今天能入未央宫的士子,一半都能被世家子弟占据。

另一半。

则被儒家子弟充斥……

皇帝不缺儒生使唤,世家大族的姓氏他也看厌烦了,小吏、商贾、寒门、农家子,这些人——

才是刘彻想要的天子门生!

殿试结束后。

当日,朝堂公卿便被召进宫中,一同入宫的,还有大农丞王衡。

后者被唤来,是审阅一份有关农事的策问,而前者,是一起来阅其他答卷的。

皇帝并非不能一个人完成批阅、定名次,可他偏要召集公卿商议,不为别的,就为了彰显科举选士的重要性!

翌日,酉时二刻。

在这个由太卜令亲自占卜的吉时,于未央宫北宫门前,大汉首次科举放榜,终于来临!

宫墙下,人头攒动,喧闹嘈杂。

有不安期盼的士子,有跟随自家主子的奴仆,还有聚在周边看热闹长安百姓,个个翘首以盼。

“哎,来了来了!”

“黄色绸缎写的榜诶!”

“肃静!”

“咳,肃静”随着禁卫喝出一声,又紧跟一道公鸭嗓后,闹哄哄的场面不一会儿便安静下来。

宦者令立于三尺高台之上,展开锦帛,清了清嗓,拿出在大朝会喊退朝的劲,尖声道:

“元鼎三年,秋九月,兹有鲁国良家子,丙吉,严于律法,忠于王事,登科次第!”

哗——

台下呼喝瞬起,人群尚未四处张望找寻正主,只听高声又起:“另有沛郡宗室子,刘德,温润如玉,才思机敏,登科中第!”

话罢,喧哗亦有,但少了几分惊讶,似乎多了几分理所当然。

紧接着。

公鸭嗓突然拔高,唱念出此次科举第一名:“北地贫家子,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