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受益于尉来集团的规划,把滁州跟庐州结合在一起,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等工厂的规划,滁州这些年招商引资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知名的光伏电池企业,如福莱特,东方日升,晶科能源等等都已经在滁州开始投资建厂,此外作为立讯精密的大股东之下,这些年发展迅速的立讯还在檀锦程的引荐之下最终也选择了滁州。
朱培与杨志杰都是土生土长的滁州人,杨志杰更是一辈子都是在扬子汽车工作,无论是对于家乡还是企业都有很深的感情。
扬子能够被老板给救活,还带动了当地经济,打心眼里他们对于老板是非常感激的。
当然,收入提高也是一个原因,朱培就分析过,当年那次过年发小汽车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说那是公司里卖不出去的库存,放在现在更是不值钱的玩意儿。
但是在当年,拥有一辆小汽车对于当地人来说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哪怕是几万块钱的小汽车,很多家庭的收入也不足以支撑起购买。
虽然老板收购之时的态度非常强硬,也直接裁掉不少员工,但是不得不说,留下来的员工确实受益非浅,几年下来收入不断的增加,几乎已经成了当地‘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了。
买房的买房,买车的买车,另外保险也有,除了没有国企工人的名头之外,一切都比以前更好了。
现在想想老板当时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如果能够在家乡三四线城市的支柱型企业里上班,只要老老实实干,哪怕是私营退休之后也是有保障的。
“哈哈,你们不用谦虚,你们做得不错,做得好就该奖励,对于你们高层的奖励稍后总裁办会向全公司以邮件的形式内部通报,另外扬子汽车本部的奖励方案你们最好尽早提交给我来批复。”
“还有就是厂房扩建的规划也可以提上来了,朱总可以先行跟琅琊区的领导们接触一下。”
新的一届了,可以扩建了,投资力度也可以加大一些了,尉来现在的营收还有现金流也足以支撑起快速扩建了,前两年檀锦程之所以压下来扩建跟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经济无论什么时候都无法跟zz避免的,檀锦程没有老马那样的野心,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起码怎么保护自己还是知道的。
皮卡车的市场不大,总体的市场容量好像十几年之后也只有五十多万辆的样子,不过也正是因为市场不大相应的竞争压力才更小一些。
一年卖个几万辆,跟在长城后面喝喝汤,这现金流也是杠杠的,多了不说,保持目前的销量到十几年之后,扬子汽车都是尉来集团旗下一家优质的子公司。
朱培精神一振:“好的,那我回去就联系区里。”
集团公司的核心不在皮卡车这一块从扬子汽车一开始被收购他就知道。
按上一辈企业家的思路,那就是拿到造车资质之后,公司能卖的都卖了,能贷款的都贷款了,毕竟这样才是见效最快的。
老板没有这么干,而是持续的投入让扬子这个品牌重新焕发光彩,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剩下的就必须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
从集团总公司的角度而言,檀锦程确实是不打算对扬子汽车再有什么过多的投入了,想扩张可以的,自负盈亏就是。
最多檀锦程也就是把从扬子身上赚到的钱留在当地就行了,反正他还可以利用扬子的股权去融资。
另外,尉来跟福田还有康明斯合作的发动机研发中心还有工厂也放在滁州,几年下来已经小有成果了。
国产汽车大多数是依靠三菱发动机起家的,但是未来总是要摆脱三菱的,现在头部一些自主品牌已经不止是奇瑞在搞自研发动机了,如长城,迪子吉利等等有追求的公司都在搞自研。
还是那句话,自研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