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企业,远比这投一点那投一点更具性价比。
“收购扬子汽车?”
顾清清有些意外,难道是自己猜错了,闪驰科技这边在搞改组,不就是为了上市做准备吗?按她对枕边人的了解,一向喜欢走收购路子的他,怎么可能会在a股走正常上市的流程?
一套流程走下来,不得個两三年的时间啊。
“是的,估计五一假期之后,长风集团就要向证监会递交资料了,不出意外的话扬子汽车下个月应该就是我们的了。”
“子公司也有造车资质?”
顾清清对于汽车行业不是很懂,不过尉来汽车没有造车资质这事儿她还是知道的,想来买下扬子汽车应该也是为了这个。
“有的,造车资质这东西很珍贵,但是也不珍贵,现在市面太多公司有了,不过要是公司破产的话造车资质就会被收回。”
到了2008年,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厂商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根据中汽协2007年的行业研报,单单叫得上名号的厂商就有至少50家,更不用说一些濒临破产的。
安哒尔那会儿之所以如此着急,且价格便宜的卖出,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如果再不卖掉就会被收回资质,2004年的安哒尔实际上除了生产资质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了。
能卖一点就是一点,檀锦程选择拿安哒尔的汽车生产资质跟众肽合作,也是因为这玩意儿在他手里拿不了多久,拿得时间太长同样也要作废。
而当时众肽也急着要,双方就是一拍即合。
到了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2008年,像安哒尔这样濒临破产的车企就更多了,不过由于信息闭塞的原因,很多都不为人知,这年头地方z从来都没有什么信息共享的思维。
很多企业的老板拿着ppt这里忽悠完,又跑去另一个地方忽悠依旧能混得风声水起,在10几年后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看起来匪夷所思。
但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这事儿其实非常正常,信息闭塞的年代,被骗了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本着家丑不可外扬,咬咬牙就也自己认了。
听起来很神奇?很不可思议?
但就是这么的随便,要不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某泰拿着ppt在在东北某资源型城市忽悠到了10多亿,又拿着同样的项目去另一座城市继续忽悠,屁事儿没有。
话说急切寻求转型的这座资源型小城市,像是个冤大头一样,被忽悠了好多次,直到被某泰忽悠得太多了才好一些。
檀锦程能够知道这么多的车企业,也是外挂的原因,后世闲着的那几年,在家也没鸟事儿,可不就是上网瞎逛么,大数据对于男人的爱好也就那么几个,推送频繁的情况下自然知道得就多一些。
“那恭喜了,你的造车梦能实现了。”
顾清清由衷的为檀锦程感到高兴。
檀锦程自以为掩饰得很好,但是逃不过身边人的眼光,只不过当时没往造车这块儿去想,毕竟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檀锦程有能力造车。
从跟檀锦程谈恋爱以来,只要一有空,檀锦程就会逛各种各样的汽车论坛,私人买得最多的杂志也是汽车方面,如今看到从很弱小的时候,他就在为造车做着准备。
如今终于能够实现梦想了。
“是啊,终于要实现目标了,不过还差一点,这次去米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到时候在米国要多呆一段时间哦。”
檀锦程握了握顾清清的手,微笑着回道。
“啊?还差什么?有工厂,有造车资质不就是造车了吗?你还收购了不少设计室,设计也有了。”
檀锦程看了看前排,依旧是黎耀辉开车,顾清清是自己开车过来的,而檀锦程则只带着黎耀辉回来了,去米国的话的话再加上刘苏曼,手续什么的早就已经办好了。
“还差点排面,我们造车的话说尉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