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2003:从外贸开始> 第407章 407.第405章 老檀的高光时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7章 407.第405章 老檀的高光时刻(2 / 3)

当然,般新时代选择这里,也就相当于扮演一个开荒者的角色,将来的那些地价房价的增值,是他们应得的。

几十亿级别的投资,其中涉及到的细节很多,双方要谈的事儿也很多,这么大的项目是要上z网站公示的,要走的程序还挺多。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对外公布意向,第二天晚上的皖省新闻,就有了檀锦程的身影。

吹牛逼现在檀锦程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都说我们皖省孩子的成人礼是去江浙沪打工,包括我本人也是,高中毕业就去了甬城。”????“现在我有了点成就,希望能够在家乡办几座工厂,让我们的成人礼不用那么的远,也希望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能够离家近一些,多回家照顾照顾自己的父母。”

吹牛逼,场面话檀锦程现在是可以毫无压力的说出来的。

檀锦程是站在自身年龄段这块儿吹牛逼的,不过说的倒也是实话,这一阶段江浙沪还不带皖省玩儿,因此经济真的非常差,省会城市都是三线城市就可以看出了。

去外地打工,几乎是每个皖省人都要经历的,哪怕是读了大学,很多也是去外地工作,因为省内除了考公以及国企,真的找不到特别好的工作。

如檀锦程这种父母是双职工的还好一些,农村的孩子出路真的非常有限,在大学扩招之前能考上大学的也很少,除了去江浙沪打工,似乎没有更好的前途。

2006年,庐州市的平均工资是1825元,而甬城是2412元,单单用工成本方面就低了30%左右。

平均工资嘛,大家懂的都懂,多数是达不到1800这个水平的。

闪驰的整体工资都是要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在北仓本部尤其如此,未来在庐州工厂自然也是如此。

闪驰集团董事长的采访,说得虽然有些直白,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不过这也是目前皖省的了经济状况,新闻还是如实报道出去了。

这几句话,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共鸣,要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自己还有儿子女儿去外面打工的。

这年头交通其实非常的不方便,尤其是皖南地区多山,出一趟门其实很难的。

拿宜城到甬城来说,没有火车,没有飞机,每天就客运中心一趟中巴车发往甬城,别觉得客运中心发的有多正规,中途该去黑店吃饭同样是要去的。

皖省人这年头要说去的最多的,那就是金陵,金陵来说交通相对便利一些。

皖省新闻播出,檀锦程还特意提醒了檀立华要观看,不过就算是不提醒,老檀也会看的,如他们这般的国企员工,平时也没什么爱好。

看报,看新闻几乎贯穿了他们这些人的生活,已经养成了习惯。

檀锦程的采访,让檀立华一阵无语,你是怎么去甬城的你心里没点逼数么?

是劳资不让你读书吗?

也不怕被人挖出来嘲笑伱,果然,企业家吹起牛逼起来,连自己的脸都敢打。

不过这几句说得倒是挺共情的,虽然有那么点打脸,不过也无伤大雅,而且有了这么几句话,相信闪驰以后在省内招工都不会有什么困难。

这是檀锦程第一次接受皖省电视台的采访,严格来说是第一次在家乡人民面前正式亮相。

小时候檀锦程生得漂亮,但也不是什么乖孩子,跟张旭鹏两人在石化家属区到处乱窜是经常的事儿,这出去也没几年,石化家属区依旧还认识他的人不少。

此外还有学校的老师以及班里同学的家长,以及老家的亲戚们,哪怕是气质上有了不小的变化,但依旧能够认出檀锦程的样子。

更何况新闻之后,还有闪驰集团的专题介绍以及对檀锦程本人的专访,这波皖省卫视给出的待遇可是顶格的,为的就是配合此次闪驰集团的投资公示。

当然,也少不了董京桂的镜头,不过总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