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142章 神之一箭,刘备策马战襄阳(6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神之一箭,刘备策马战襄阳(6K)(1 / 5)

第142章 神之一箭,刘备策马战襄阳6k

秋风萧瑟。

长坂故地。

数百头盔插着白毦的甲兵,如蛇而行。

居中一将,银发两鬓。

尽管岁月在脸上留下了沧桑,但那数十年如一日的温润并未减少。

看着左右山峦,刘备的思绪飞到了十余年前。

昔日。

襄阳的刘琮暗降曹操却不告知樊城的刘备,以至于曹操大军到了宛城刘备才得知实况。

刘备不得不弃樊城而走,及至当阳时,有士民十余万相随。

刘备虽拥大众,但披甲者甚少。

又不肯抛弃众人,只能日行十余里,最终于长坂坡被曹操精骑击破。

包括刘备在内,将士家眷多有被俘虏者,士民受祸者更是不知凡几。

是仁,也是不仁;是德,也是不德。

刘备也时常因此而懊悔,常有“德薄”之叹:或许当日,若能狠心不带百姓,或不会令百姓遭殃,或不会令将士家眷被俘。

如今重归故地,物虽在人已非。

刘备左右。

张飞与黄忠策马相随。

岁月同样在两人的脸上留下了沧桑。

虽然张飞执意要来荆州,但刘备并未让张飞担任前锋。

刘封曾私下进言称“为将者,或赏罚分明,或同甘共苦,军士方能踊跃效命。今父皇劳师远征,本就会令军士生怨,若不能体恤军士之苦,取祸之道也。”

故而提议刘备能将张飞带在左右约束,助其施恩麾下健儿,勿令其行先锋之事。

放在以前刘封年少功少时,是没资格评价张飞的,即便评价了刘备也只会一笑了之。

如今的刘封,身兼“救荆州于危难之中”和“荡平南中”之功,论功绩论名望已不弱于张飞,自然也就有了评价张飞的资格。

张飞的性格缺陷,刘备其实也很清楚。

虽如关羽一般有万人敌之勇,但相对于关羽,张飞不太适合独镇一方,尤其不能驻兵在与敌接壤的位置。

关羽重士卒,赵云也重士卒,就连新提拔的魏延都善养健儿。

唯独张飞是个另类,不仅重刑杀,还时常鞭挝健儿;羊斟惭羹,古训今在,张飞虽读书却不明其理,刘备对此也是极为担忧的。

屡有规劝,张飞禀性不移。

错,张飞认;罚,张飞挨。

认了错,挨了罚,事照旧。

时常令刘备又爱又无奈。

昔日刘备提拔魏延镇守汉中,除了要提拔年轻一辈外,也有张飞性格缺陷不适合镇守汉中的原因在。

此番三路伐魏,于刘备而言至关重要,不能有半点差错。

刘封私下进言,也是担心张飞会因立功心切而惹出祸事。

试想:身为先锋的张飞着急立功要拿下襄阳,因苛刻左右而被左右砍了献给曹仁,那么刘备三路伐魏最关键的中路突进,就会成为笑话。

更严重的是:张飞若死,刘备和关羽就会陷入狂暴状态,怒而失智,战事就会出现诸多不可控的意外。

刘封可不想躲过了马谡祸事,又遇上张飞祸事。

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之痛,对刚成立不久的新汉而言,是绝对无法承受的。

一旦失败,不仅北伐大计受挫,还会造成内部严重不稳,更会让未来北伐战事难上加难。

刘备也深知其中的利害,故而到了荆州后就一直将张飞放在身边约束,更是时常带着张飞对阆中健儿嘘寒问暖,以仁心来化解阆中兵的怨气。

在刘备面前,往日里苛刻健儿的张飞也变得如猫一般温顺,即便对健儿嘘寒问暖时看起来十分笨拙违和也会遵照执行。

不仅如此,刘备还专门编了几根白毦,当着张飞的面,赠给张飞的左右裨将张达范强等人,由此勉励众人。

没人知道张达范强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