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139章 黄忠请随,刘备志在吞魏吴(6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黄忠请随,刘备志在吞魏吴(6k)(2 / 6)

干脆直接点说要绕过襄阳和樊城直接去打宛城。

你一个厮杀汉,学儒生玩什么掩面而泣啊!

“汉升啊,你也一把年纪了,别让小辈们看笑话。”刘备闭眼不忍直视。

黄忠声色更“哀”:“臣老了,臣不中用了,臣这就回成都.”

“打住!”刘备打断了黄忠的由“泣”变“哀”,应许道:“既然来了,就暂时待在江陵。军令不可朝令夕改,就许你:替朕牵马!”

黄忠瞬间由“哀”变“笑”:“陛下英明,臣牵得一手好马!”

看着黄忠乐呵呵的转身离去,刘备也不由摇头轻笑:“这老汉升,一把年纪了也不肯在成都歇着,非得跟着朕军中劳顿。”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身份渐尊,刘备几乎不再有亲自上阵厮杀的机会,可刘备又很怀念上阵厮杀的锐意和热血。

昔日。

黄忠主动来请命跟着刘备入川,为了让刘备同意,黄忠更是以委质的方式。

换而言之:黄忠的命,就是刘备的。

因黄忠不服老想进步而大受感触的刘备,心一软,就将黄忠编入了部曲。

原本刘备对黄忠并未抱有多少期待。

不是刘备不看重黄忠。

看走眼的也不止刘备一个。

黄忠从军多年,在荆州一直名声不显,就连归降曹操后也只是一个代理裨将军,很难让人相信黄忠骁勇善战。

就连关羽在不知情况前,都大骂“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

诸葛亮亦言“马超和张飞亲眼看到黄忠的战功,才不会觉得黄忠同列是耻辱。”

换而言之: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黄忠都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能跟年青武将一般陷阵先登斩将夺旗?

都是战场厮杀汉,若没有亲眼目睹,谁又能轻易相信一个六旬老头竟比年轻人还猛?

然而入川之后。

黄忠的表现令人大为震撼。

任何人看到一个六旬老头时常先登陷陈,又勇毅冠三军,都会有震撼。

刘备又惊又喜。

捡到宝了啊!

若说魏延让刘备看到了年轻人的锐意进取,那么黄忠就让刘备看到了老年人的壮志雄心。

刘备执意要提拔黄忠为后将军,除了黄忠有大功外,也有对暮年雄心的肯定。

肯定黄忠的暮年雄心,就是肯定刘备的暮年雄心。

亦曾有人言:黄忠就如同一面镜子,让刘备看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便年迈也不愿放弃壮志雄心的坚韧,让刘备有一种内心上的共鸣,故而偏爱黄忠。

踱步起身。

刘备来到殿内悬挂的荆州军事图前。

或是兵力部署,或是行军路线,皆在图中。

虽然刘备人还在江陵,但军令早就传到了荆州各处。

片刻。

刘备的目光落在了南乡郡。

在刘备的夺取襄樊计划中,攻打南乡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刘备要利用刘封的威望和武勇,让襄樊的曹仁分兵救南乡。

“吾儿,莫要让朕失望。”

刘备喃喃低语,视线仿佛自地图透过到了遥远南乡郡。

此时。

南乡城外。

一座坞堡逐渐成型。

刘封正对南乡城的夏侯尚贴脸开大!

据城而守是吧?

好!

我就在你的城外建一座坞堡,看谁耗的过谁!

坞堡本是一种民间用于防范贼人的营壁,比营寨更坚固,后被用于军事。

军用的坞堡,大的甚至不弱于坚城。

譬如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三十年!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对刘封而言:城外建坞堡,其实就是个大型的土建项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