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诸葛亮至,刘封论北伐战略6k
月余日后。
糜威自成都运来了大量的蜀锦。
有了蜀锦在手,钱行中存放的大量直百也不再是一堆破铜了。
糜竺制定出了完整的“蜀锦、直百、谷麦”交易链。
如:南乡郡豪族将谷麦贩卖给钱行,并指定支付货币为直百。
如:南乡郡豪族用直百为支付货币,购买蜀锦。
如:贩卖蜀锦的直百,存入钱行。
等等。
如此反复,直到运来的蜀锦全部贩卖。
过程中也有南乡郡豪族想以物易物,但都被糜竺否决了。
糜竺的理由简单直接:蜀锦跟谷麦以物易物了,刘封赚什么?刘封赚不到好处,新城郡到南乡郡这条蜀锦售卖渠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于是乎。
即便想以物易物的南乡郡豪族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直百这种新货币。
你不要,有的是豪族要。
毕竟。
蜀锦天下最佳,若将蜀锦贩卖到洛阳等其他地方,利润能翻上一倍甚至几倍。
随着直百的流通。
当新城郡这批蜀锦贩售一空后,南乡郡豪族的手中都有大量的直百没出去。
直百没出去怎么办?
留在仓库?
不可能的!
南乡郡的豪族也不傻。
留在仓库有变破铜的风险,尤其是新流通的直百,风险更大。
于是乎。
南乡郡的豪族,自发的在南乡郡流通直百。
随着直百的流通,前后的直百也渐渐供不应求。
糜竺又给刘封献了一计:向刘备上书,请命在新城郡成立铸币坊。
少府本就有铸币职务。
不过为了统一铸币,郡少府是没有铸币权的,只有朝廷中枢的少府才有铸币权。
考虑到成都到新城路远。
尚在江陵的刘备,同意了刘封的上书。
特置水衡都尉,擢关羽麾下董恢担任,负责新城郡铸币事宜。
得到刘备的授命后。
糜竺又提议:允许新城郡内的豪族士民,将旧五铢存入钱行,融旧五铢而铸直百五铢。
虽说钱行是刘封仿造后世办的,但钱行的具体运行,糜竺远比刘封这个半吊子精通。
故而。
对于糜竺的提议,刘封几乎没任何的疑问。
就两个字:照办!
在糜竺的运使下。
仅仅数月。
刘封在新城郡的府库就变得充盈。
不仅囤积了大量的谷麦,还将直百五铢流通到了新城郡和南乡郡大部分城池。
即便是夏侯尚也都对直百五铢的流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倒不是夏侯尚不明白直百五铢的本质是刘封在掠夺财富,而是夏侯尚无力阻止。
简而言之:刘封吃肉,南乡郡豪族能喝汤。
夏侯尚若是阻止直百五铢的流通,就是在断南乡郡豪族的财路。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再加上。
南乡郡豪族为了手中的直百五铢不会变成破铜,给夏侯尚送了大量的蜀锦。
更有甚者。
不知道自哪里寻来了个美人送给了夏侯尚。
美人计是最难抵挡的。
就如刘封当初拒绝不了申耽送来的义女申淑,夏侯尚同样拒绝不了南乡郡豪族送的美人。
根据可靠消息称:夏侯尚极其宠爱这个美人,为此还以‘南乡郡与新城郡接壤,战事频繁’为由,不许其妻来南乡探视。
随着府库的充盈,刘封在新城郡的威信也是与日俱增,支持者甚众。
然而。
繁华之下,有人欢喜,也有人烦忧。
新城郡日益正规也引起了申仪的不满。
在刘封没来前,申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