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132章 招贤纳士,刘封的势力渐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招贤纳士,刘封的势力渐成(1 / 3)

第132章 招贤纳士,刘封的势力渐成

接下来的日子。

刘封将精力都放在了新城的治理上。

一面勤施善政,抚养生息;一面荡除宿恶,肃清匪寇。

原本新城郡地方豪族是以申姓和邓姓为主,主要分布在房陵、上庸、西城三县。

自刘封编户齐民后,新城郡又多了以白、梅、芈、北、舒、屈为主的六个新兴豪族。

白姓豪族为荆山各族联合,梅姓豪族为阴县、酂县、筑阳、山都、中卢五县柤中夷,芈、北、舒、屈则是新城郡本地的大姓。

其中白姓豪族主要分布在房陵县南部的昌汉县,梅姓豪族主要分布在上庸南部的北巫县,芈、北、舒、屈主要分布在上庸以西的建始县。

在统一法令的大框架下,刘封采纳了功曹邓范的提议,针对各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制定了相应的法令细则。

同时。

刘封又置办印绶,以梅姓豪族首领梅敷为校尉,芈、北、舒、屈四族首领芈突通、北史那、舒何力、屈仙芝为都尉。

自各族挑选精锐组建新三营。

白姓和梅姓各出千人,芈、北、舒、屈四族共出千人。

整合新城九县新旧势力后。

刘封实际控户近四万家,麾下直管六营兵马,即六千人。

设偏将军一人:李平。

设校尉十人:田七、寇安国、方月、潘风、俞射、穆舜、李辅、邓贤、白寿、梅敷

另有如田忠、韩重、芈突通、北史那、舒何力、屈仙芝、王当、罗信、单雄、裴庆等都尉军侯数十人。

又有房陵令邓辅、建信将军兼西城令申仪、征北将军领上庸令申耽三人兵马以及九县县兵,刘封在新城实际可控兵马在万人左右。

再加上功曹邓范、五官掾虞翻、督邮马玉、主簿杜普、书佐樊成以及诸吏各曹相继部署。

刘封在新城郡九县的势力也基本成型。

然而。

四万家养一万兵马外加郡府及县乡亭的官吏役仆数千人,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招兵买马、囤积钱粮、修路造桥、建设据点,刘封的财政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看着主簿杜普统计的钱粮报表。

刘封只感觉一阵头大。

一面要轻徭薄税,一面要养兵养吏。

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财政赤字。

没有钱粮,不仅兵会溃,吏同样会散,更别提招兵买马、囤积钱粮、修路造桥、建设据点了。

“难怪父王总是让诸葛军师位居后方,没有萧何式的人才在后方'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想外出征战,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封放下报表,幽幽一叹。

曹操病亡的消息,早已被证实。

由于曹操的病亡,北方也陷入了动乱,各地反叛势力此起彼伏。

这个时间点,其实是最适合北伐的。

然而。

汉中之战,令益州疲敝;襄樊之战,令荆州疲敝。

不论是益州还是荆州,都无足够的钱粮支撑北伐。

不仅如此。

刘备势力在荆州的军事压力也成倍增加。

随着孙权势力的衰弱,曹魏的军事重心也向西偏移。

曹丕不仅在南乡部署了夏侯尚,在襄阳部署了曹仁、赵俨、于禁、满宠、徐晃、吕常,在夏口北的石阳城部署了文聘,还在汝南部署了曹休和朱灵,在关中部署了曹真、张郃。

若不是要防孙权,曹丕甚至都想将张辽也调到南乡。

孙权不甘心就此退出荆州,即便跟刘备互相遣使通好,也暗戳戳的委任了陆逊为樊口都督。

见孙权贼心不死,曹丕又虎视眈眈,关羽也不得不在夏口、陆口、沔口、扬口部署大将重兵。

看似和平的局面下,杀机四起。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