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113章 其烈如火,关羽船战显神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其烈如火,关羽船战显神威(1 / 3)

第113章 其烈如火,关羽船战显神威

连夏侯尚都去偷袭上庸了,曹操定是时刻在关注荆州的战事,还需设法迷惑,不可让曹操当了渔翁。】

细思了一阵,刘封想到了于禁临别时那句“倘若刘将军来日再有归北之心,亦可来寻我,我定也会向魏王举荐刘将军”。

于禁,或可助我。】

想到这里。

刘封立即取来刀笔,信中列出了真假参半的情报。

如:关羽在乌林用奇兵反道奇袭了公安城,且在江津口大破孙权,驱兵江陵城下。

如:议曹从事王甫联合督邮石信、门下贼曹李勋、门下督盗贼王琦、金曹掾杨光、兵曹掾刘义、官稷刘忠、船官刘让、库令王忠、输官韩重,欲为内应,反被孙权将计就计,反败关羽。

如:关羽欲与孙权讲和,孙权用吕蒙计,重金收买了关羽的使者,使者回营后大肆在营中宣传孙权善待诸将士家眷,军心大乱。

如:关羽不忍诸将士家眷受害,遂放不愿厮杀的诸将士归去,大军十去六七。

如:孙权趁关羽军心溃散,出城奇袭,关羽被迫退往公安城,刘封则被迫退往麦城。

如:刘封在麦城击溃吴将徐盛、马忠,欲往上庸,既恐关平怪罪,又忧上庸难保。

等等。

又言:昔日我放于将军归樊城时,于将军曾劝我归北,我以父子大义婉言相拒;如今我进不能夺江陵、退不能保上庸,已无颜再回成都见汉中王;于将军若肯助我,可替我呈信魏王,若蒙不弃,我愿引兵北归,替魏王守合肥攻建业,上报魏王知遇之恩,下报汉中王父子恩义。”

仔细核对了信中内容后。

刘封唤来亲卫都尉田七,将密信交给田七,又仔细叮嘱道:“倘若于禁在樊城,就将此信亲手交给于禁;倘若于禁不在樊城,就将此信交给曹仁。

若曹仁起疑,只需论我的忠勇孝义以及对孙权的恨意,必要时,亦可告诉曹仁我阵斩韩当等功绩。”

刘封深知:只有表现出势穷时被迫投降,才可能让于禁曹仁或曹操相信,而且还不能有一丁点背义忘恩的举动,就如夷陵之战时黄权投降一般。

仔细交代了细节后,刘封遂让田七引了几个近卫同往樊城。

随后又将荆山义兵留在了麦城,让白寿与赵累打着自己的旗号虚张声势。

考虑到白寿和赵累都疏于文事,刘封又派人去荆山急召马玉入麦城。

待得诸事安排妥当后,刘封只在麦城整顿了一日,就带上众军前往江陵城。

为了隐藏消息,刘封一路也是偃旗息鼓。

而在这期间。

陆口的蒋钦和孙皎也引了万余水军数百战船抵达了公安城下游的云梦泽流域。

每每想到被关羽用疑兵计硬控了六日,蒋钦和孙皎就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尤其是误判苏非会逃往夏口结果发现苏非直接转身就往公安城方向走,更是将蒋钦和孙皎气得暴跳如雷。

两人都是常年玩水战的。

论水战的套路,两人自问不会比关羽差。

结果两人加起来都没能识破关羽的疑兵计。

又想到关羽在眼皮子底下提前六日去了公安城方向,蒋钦和孙皎就感觉脚底发凉。

若是公安城有失甚至于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哪怕蒋钦是孙策旧臣、孙皎是孙权侄儿,也吃罪不起。

正行间。

人报前方有战船拦路,旗船上有“关”字旗。

蒋钦的脸色当即就沉下来了:“关羽也太猖狂了,这是笃定顺风顺水就能打赢我们吗?”

孙皎的脸色也不好看。

关羽在顺风顺水位是不争的事实。

风向和流向,对战船的增益和损减影响是很大的。

江面的战斗虽然跟陆地上有不同,但也会讲究一个天时地利。

顺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