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90章 兵贵神速,刘封夜袭江津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兵贵神速,刘封夜袭江津口(2 / 3)

,也是为了安荆山数千家山人的心。

虽说有违最初不愿牵累荆山各族的初衷,但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刘封也只想着救下关羽,自然不愿将荆山各族拉入跟孙权的争斗漩涡。

此时局势不同,刘封不仅要救关羽还要夺回江陵,荆山各族又有意依附,刘封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助力。

安其心,方可用其力。

白寿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中更喜,拍着胸口保证:“有将军这话,我就放心了。将军放心,今后有我白寿在的荆山各族,都会唯将军之命是从。”

将粮食衣甲旗号武器分好后,刘封便率众返回。

幸运的是。

直到刘封返回大寨,孙权都未曾派兵出城。

显然。

孙权在全琮兵败后就放弃了跟刘封出城正面作战的心思,准备固守江陵城和江津口来耗尽刘封的粮草。

大寨。

董恢将最近的军情逐一向刘封汇报。

除了江陵城外的军情外,董恢还提到了陆口的关羽:“君侯前日派人来信称,陆口的孙皎和蒋钦闭寨不出,难以速破,无法分兵支援将军。”

“如今军粮日渐短缺,孙权在江陵和陆口又都选择了固守,若无良策应对,待得军粮耗尽,我军必败啊。”

董恢忧心忡忡。

孙权在江陵固守就算了,陆口竟然也选择了固守,兵马若无粮草支撑,再悍勇也得粮尽溃败。

见状。

刘封只是淡淡笑了笑,取来刀笔,提笔撰信:

君侯亲启:

我本长沙一稚儿,虽为罗侯子孙,但侯门衰败早已不复祖上荣耀。

蒙父王以父子相待,养我经年,授我武艺兵法,教我读书为人,让我得以知名于世。

我虽为养子,但绝不会负父王恩义,绝不会坠父王英名。

古人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若不能为父王夺回江陵,我有死而已。

假使君侯闻我兵败,可速走汉水入房陵,保三郡以及众战船,以待父王大军。

我可亡,三郡和众战船绝不可有失。

若有失,父王将会永失荆州,东不能制孙权,北不能讨曹贼,我亦不能瞑目也。】

随后。

刘封将信交给董恢:“休绪,你亲自走一趟,替我将此信送与君侯。”

董恢一愣:“只是送信,何必我亲自去?”

刘封示意董恢看信中内容:“此信交与旁人,我不放心,休绪博闻强识,即便此信不小心遗失了也能记住个中内容。”

董恢扫了一眼内容,面色大变:“将军以为我是贪生惧死之辈吗?我虽然武勇不如将军,但论胆色也不比将军差!”

见董恢语气激动,刘封向董恢行了一礼:“我并非是在小觑休绪,而是此信至关重要。”

“若我能夺回江陵,一切安好;若我不能夺回江陵,三郡和君侯的水军将会是父王来日夺回荆州的关键。”

“休绪,你要以大局为重。”

董恢哼道:“什么大局为重?我只知道我若是离开,就是在畏死而逃。”

刘封轻笑:“只是送个信,往返也用不了几日,休绪若是气不过,也可以再回来啊。”

董恢顿时语噎。

虽然刘封说得有道理,但江陵到陆口若是不走水路且要保证安全,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往返的。

只是刘封都这般说了,董恢也寻不到反驳的理由。

最后。

董恢只能忿忿的接下了送信的任务,道:“我肯定会回来的!”

刘封大笑:“休绪乃是君子,我自然是相信休绪的。”

待得董恢离开。

刘封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凝滞。

特意让董恢给关羽送信,刘封并非如表面上“大局为重”这么简单的理由,假使刘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