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巨头中,英国最听话,因为是共轭父子,大家利益基本一致。
德国被驻军卡住了所以硬不起来,也就法国一如既往地刚。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都是代表资本的意志,美国的资本操纵政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国的资本当然也可以影响政府来抵抗甚至反击。
在安德烈和几个顾问们的阐述中。
米洛渐渐有了一个基础的思路。
思前想后,米洛还是决定,在法国的事业,更多地还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辅以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
不是他不想深度渗透关系民生和影响法国根基的工业制造业,而是现实的情况不允许。
法国的重工业和军工业绝大多数都不用想,其中国企就有一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也是法国一些家族的家族产业,很难夺走。
就比如法国两大汽车公司的标致雪铁龙集团和雷诺汽车集团。
前者在标致家族和政府手中,标致家族虽然只持股百分之二十五,但是投票权却高达百分之三十八。
而法国政府也持股百分之十四,两者联合起来,谁也夺不走。
至于后者的雷诺汽车集团就更不用说了。
这家现在的法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还是法国的军工巨头,在一战时就为法国生产枪支弹药、飞机和轻型坦,二战时更是为德国生产武器和军火。
在二战胜利后,雷诺家族被法国政府灭掉了,雷诺汽车集团也就被政府全资拥有。
除了这两家重工和军工巨头外,法国还有很多大型工业集团。
但是米洛那几家巨头同样是法国国有企业。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一个国家的重工业如果不想被外国控制。
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把这些重工业国有化。
因为如果私有化的话,追求利润的资本很容易就把不怎么赚钱的重工业卖给外国人。
所以在法国搞制造业难度大,风险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部分没前途!
对,就是没前途!
这一点,现在这个时候,全世界只有米洛一个人能够很笃定地做出这种判断!
虽然在前些年,法国就是在开始实行“去工业化”。
但是航空、汽车、轨道交通、军工、核电等等在世界上还是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从事这些领域的大家族和财团,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家族产业没落。
根据今年初法国政府统计部门做出的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八点四九,服务业占比是百分之五十七点八三。
但是米洛记得,在后世2020年,法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降到了百分之十以下!
而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七十,比英国、德国和霓虹高!
在后世,法国在全球范围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大企业不是没有,而是比较少。
法国闻名全球的,是零售业、奢侈品、化妆品、葡萄酒和快消品!
而这些行业,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爆炸的影响力,可以说前途极其光明。
在很难进入法国大家族和财团的固有领域的前提下,依靠着后世的眼光来提前占据赛道无疑是最合适的。
等到后面这些领域的威力和钱途爆发出来时。
法国的大家族和财团再想限制也就迟了,米洛也就能真正在法国站稳脚跟。
有了这些核心支柱产业,再辅以其他领域的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绝对不会弱!
考虑到这,米洛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三个词——时尚领域、酒业、零售业。
这恰好和他原来来欧洲的目的相辅相成。
这些都是可以让帕拉丁传媒发挥作用,而且不会引起法国政府和大财团敌视的行业。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