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时间。
等移动互联网真正到来以后,才能够做到。
所以纸质媒体,实际上还有十几年能活,就是越活越糟糕而已。
“在这一点上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日报和周刊可不一样,无论是各方面人员,还是销售点都要大的多。如果增加太多日报,赢利方面你想过没有?”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三十八层,米洛的办公室里面。
他看着克里斯,开口说道:“就算不赚钱,最起码也不能亏得太多吧?”
“老板,《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已经基本到了一个瓶颈,它本身就是美国三大周刊。”
克里斯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现在只要慢慢向全美各大城市建立销售渠道即可。而之所以增刊日报,就是想要增加我们的话语权,在美国舆论势力中,我们的话语权实在是小的可怜。”
“我们报社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绝对比喜欢做假新闻的《纽约日报》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只不过它们是每天发行的日报,发行量非常大,话语权比我们大很多。”
“老板,你应该知道舆论是有多么重要,一份喉舌报纸的作用不仅仅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克里斯·凯里没有正面回答老板的问话,要想说服年轻的老板,就要用最能打动他的理由。
老板已经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了,真心不差钱。
年轻成功者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倾听他的观点,在社会上有话语权。
想来,老板最开始收购报社,除了当成一份投资,恐怕需要话语权,给自己准备喉舌的想法也占了重要原因吧!
“你说的有道理。”
米洛点了点头,克里斯这方面的观点和他一致。
不过米洛原先的想法,是搞到一家或者两家大型日报就可以了。
而克里斯的想法,则是在拥有一两家大型日报报社的同时。
再继续在全美国各地,收购吞并那些地区性影响力很大的报纸。
例如普利策公司的《圣路易斯快邮报》这种报纸。
区别就在于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克里斯认可的这种传统大型报业集团未来的盈利点很糟糕。
但,现在米洛却被克里斯说服了。
克里斯没有和他讲怎么赚钱。
克里斯直接从米洛最想要的影响力和喉舌功能入手。
因为米洛想到,甘尼特报业很赚钱吗?
未必。
它1964年上市的时候,年盈利只有740万美元。
到去年已经是美国第一大报业集团了。
去年的财报上,显示归母净利润只有9.5亿美元。
这可是美国第一大报业集团,而且现在还是纸质媒体最后的辉煌。
条件很好,年利润却只有九点五亿。
就算加上各种被隐藏和用来被抵税的潜在利润。
决计也超不过十二亿美元,这可是美国的行业第一。
可是看起来不怎么赚钱的甘尼特家族。
在某些圈子里的声音,却大的要命。
自己的祖父,几年前为什么会输给拉链顿?
除了因为祖父在台上的时候,把大部分好处都给了军工复合体以外。
还因为一直以来,驴党在传媒方面的影响力本身就比象党要大。
当初甘尼特就站到了拉链顿那边,帮拉链顿宣传的不遗余力。
油人为什么在美国的声音也这么大?
除了华尔街,和盎撒上层的有意放纵外。
还因为他们控制,或者影响了美国大部分传媒集团。
传媒这个行业,本来就属于声音大,利润一般的行业。
而报纸这种东西,更是传媒行业里利润最低,但声音最大的那一款。
再举个例子:
很多时候一个非常赚钱的华尔街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