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45章 飞艇测试及海上平台制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飞艇测试及海上平台制造(2 / 4)

“内陆运输?没必要吧,咱们地盘上不是有很多能通航的河流吗?用船运更经济一点,这种飞艇用的氦气还挺贵的,而且有很多保密技术。”

“现在老根据地到马高这边的交通很差,北部只有几条山间小道,南部从密支那转道又太远了,如果有飞艇运输就更方便了。”

“嗯,还是不要了,等机场建好,我再造几架美军的直升机和灰狗运输机出来,应该可以满足小件物资和重要人员行动了。”

“这样啊,也行,你记得这事哈,现在我每次回朗道都要骑摩托车通过那一段险峻的山路,有时候下雨或者起雾了,还是很危险的。”

“记得,下去我就先造几个飞行模拟器,你选可靠的经过初级培训的飞行员来用模拟器练习,然后机场跑道修好我就造出来。”

答应小舅赶制一批飞机后,王建昆调转飞艇往回飞。

基础测试都完成了,到达基地上空后,王建昆降低升力风扇的功率,同时也将气囊里的氦气抽走一部分,让飞艇快速的下降。

“建昆,我就先出基地去安排其他事情了,接下来的实验你自己安排,人员我都带你看过,放心,都是可靠的。”

“行,你去忙吧!”

小舅离开后,王建昆开始给试验飞艇上加装各种装备。

有远程雷达,激光武器DXN-1型,也有一款用于中转通信的设备。

加装完成后,他又马不停蹄的驾驶飞艇升空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到达12公里的高空后,他把子气囊都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升力变得很大,飞艇快速的往更高的高度飞去。

离开地面33公里后,地面雷达开始陆续汇报目标丢失了,到了40公里高度后,地面雷达全部丢失目标。

此时王建昆在驾驶舱往前看,已经可以看到地球的弧度了,弧度交界处泛着蓝色光芒。

驾驶舱王建昆是按照战斗机的标准建造的,里面有维生系统,可以确保王建昆在平流层顶部也能安全舒适。

高度到达40公里后,上升的速度就快速的下降了,因为外部的空气已经越来越稀薄。

为了测试飞艇最高能飞到多高,王建昆就让飞艇一直往上飞,高度计上的数字在几米几米的跳动着。

上升的过程王建昆也在收集高空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今后的高超音速导弹和航天都是很有用处的。

大概过了20多分钟,飞艇上的高度计数值几乎不动了,维持在了52336米左右。

这个高度也算是在设计范围内,误差不是很大。

接着他开始测试飞艇在这最大高度时的飞行速度。

随着尾部的超导电动机打开,稀薄的空气在风扇的推动下往后飞,飞艇则在反作用力下往前飞。

因为空气实在太稀薄,所以加速度比较低,每秒大概在2米左右。

过了差不多3分钟,飞艇速度达到306公里每小时就提升不上去了,这个速度应该就是最大的飞行速度了。

完成速度测试后,为了留足电力,王建昆将尾部推进电机的功率降低,然后放飞了一个火箭助推飞机模型。

接着打开雷达瞄准渐渐飞远的飞机,然后打开DXN-1型激光炮。

这激光炮在高空的效能就是比在低空好用,才2秒不到,就把10公里外的飞机烧穿了,在低空至少要3秒半,距离还得在8公里内才行。

看来在高空和外太空,激光武器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只要解决了电力来源问题,几乎就有无限的防御能力。

王建昆决定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激光武器,今后这将是外太空的标准武器装备。

激光武器测试告一段落后,接着他又进行了电磁风暴的测试。

这款电磁风暴就是6个小型电磁炮管组合起来的样式,发射口径30毫米的炮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