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万谢离去。
林十三揣着眉霜的小相,回了趟北镇抚司。他吩咐孙越:“给你一件差事,把钓蚌街猫市所有的猫贩子都召集起来。”
“今晚我要在鸿宾楼摆酒,宴请他们。”
孙越问:“师父,哪位贵人的猫丢了?”
林十三解释:“是皇爷要给眉霜招婿。”
林十三忙着配猫。他尚不知,他的名字已经上了一道参劾奏疏。
傍晚时分,南城的一个四合院中。
三位三十岁出头的官员,正在堂屋中叩拜两方牌位。
一方牌位上写着“大明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之位”。
另一方牌位上写着“大明锦衣卫经历司经历沈炼之位”。
叩拜两位忠良的三人,一个是刑科给事中吴时来,一个是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张翀,一个是刑部山西清吏司主事董传策。
三人之中,吴时来和张翀是徐阶的学生。董传策则是徐阶的松江老乡。
叩拜完牌位,吴时来从供桌旁拿起了一道参劾奏疏。
这道参劾奏疏的有两桩内容。
第一桩内容:前任宣大总督杨顺畏敌如虎,坐失军机。导致应州数十堡被鞑靼攻破,军民死伤一万人。
第二桩内容是:前任宣大总督杨顺、巡按御史路楷、锦衣卫百户林十三,栽赃构陷沈炼,导致忠良被冤杀。
吴时来道:“张兄,董兄。愿杨继盛公、沈炼公在天有灵,保佑我这道奏疏能够得到皇上首肯。奸佞能够伏诛。”
张翀道:“我与董兄愿与你联名。”
吴时来却道:“我这是在试探皇上对严党的态度。你们不必跟我一同冒险。”
“若皇上准了我的奏疏,处置杨顺等人。就说明皇上起了倒严之心。”
“到那时,咱们再一同上疏,参劾严嵩那对狗父子。”
董传策道:“这件事咱们要不要先问问徐阁老?”
吴时来摇头:“这些年徐师对严党一味忍让。他绝不会同意他的学生直接上奏疏参严党干将。”
“朝堂黑暗,忠良被腰斩于闹市。庸臣贪官居于庙堂高位。那些自诩清流的人却噤若寒蝉。”
“天下不该是这个样子,朝堂不该是这个样子。”
“漫漫长夜,总要有一个举火者戳破黑暗,为冤死的忠良说话。”
“吴某不才,愿做那个举火者。即便烈火焚身也不后悔。”
徐党绝非人人都是贪员墨吏。这三位就都是清苦贤官。
吴时来上这道奏疏,也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一鸣惊人。他单纯是想为沈炼鸣不平。
朝廷里有良知的人不多。吴时来算一个,张翀算一个,董传策算一个。
吴时来写这道参劾奏疏,并未告知老师徐阶。当老徐的学生久了,他自然晓得老师那点尿性。
若他说要替沈炼伸冤,徐老师一定会拦住他,说一堆和稀泥的话。吴时来参杨顺、路楷不要紧,还把林十三给捎带上了。
六科廊言官不参小人物。林十三被吴时来参劾,侧面说明他如今在京城官场也算有了一号。
当天夜里,吴时来和两位至交喝了一顿酒。
清官苦。他们三人的下酒菜仅仅是一碟酱菜,一盆豆腐,一碗茴香豆。酒也是劣酒。
但酒逢知己千杯少。三人喝的酩酊大醉。酒喝到动情处,三人为杨继盛、沈炼之死嚎啕大哭。
与此同时,南北城交界处的鸿宾楼。
林十三正在宴请钓蚌街的一众猫贩子。
十六道精致大菜上齐,林十三却没有动筷子。
他笑道:“诸位,吃菜喝酒之前,我还是先跟你们说正事。”
猫贩子中年龄最长的胡掌柜拱手道:“有什么事,林传奉尽管吩咐就是。”
林十三道:“皇爷养了一只猫郎中,名曰眉霜,是一只通体淡青而眉白的小母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