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需要强大的理论知识与自身天赋—.—」
「哥,路遥肯定没问题的。」
见大哥越说越歪,王天书赶紧提醒了一句。
「呗..」
王天明愣了愣,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又轻咳了一声:
「咳咳,嗯,我知道,但行业的现状我还是要说清楚的。」
而他说话的功夫,胡璃那边也点完菜了。
但她却没出言打扰,而是同样在听。
可王天明看到她在听后,联想着自己弟弟来时的交代,便很生硬的转换了话题:
「其实以你的成绩,青华虽然没问题,但我觉得复华更适合你一些。」
路遥嘴角一抽。
因为这话题转换真挺生硬的。
相当生硬。
他想了想,说道:
「我在网上看到的是,电大那边学术氛围更浓厚,而复华这边对商业的重视较多。」
「对,也不对。」
王天明摇头:
「你所说的商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但实际上,微电子晶片行业的投资很大,单一项目的研究资金可能就是十亿起步,普通商业经济很难支撑。电大那边的学术氛围之所以浓厚,其实还是缺少环境政策倾斜。不过山城那边这几年是要打造高科技人才聚集地,未来应该在五年左右吧,它会一点点的转型,到时,电大那边才能称得上是如虎添翼。但微电子行业,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与东南沿海的差距,还是比较难弥补的。而我们这个行业,真正有实力能自己单独运作的,不多。」
他说完,王天书便点点头:
「这个确实,路遥,你是不是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某某省要打造一个电子高科技产业园,吸引大批量优秀人才过来的消息?」
「—嗯,经常能看到。」
「实际上这种事情是行不通的。」
代替了哥哥,他给路遥解释道:
「晶片产业无非就是两条路,一种是独立自主-——-」-但怎麽说呢,咱们国家的技术现在还很落后。从软体上而言,全球软体市场,属于我们的市场份额仅仅百分之一,而晶片产业,无论是从晶片结构设计上,还是其他方面-—-或者说的更准确点,从你想要从事这一行开始,你要学会的EDA软体,那也是需要国外授权的。独立自主的路,咱们一直在走,但走的很艰难。
而另一种,则是中外合资但外国公司追求的是盈利,晶片业务想要盈利,你的产能就要拉上去,可中外合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他们依赖的并不是对外营收,更多的是靠补贴存活。所以,这两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而同样的道理,微电子行业离不开商业的支持,而这个「商业」,也并不是一些中小型公司。而是真正具备经济实力的公司与咱们合作,同时各省出政策支持,扶持,二者缺一不可—」
他说,路遥就在点头。
因为王天书说的一点都不错,
他毕业那会儿,刚好是川渝要搞高新技术城市转型,整个川渝都在大力支持,各种诸如华为丶中芯丶中微等等国有或者私有的企业入驻,并且恰好2010
年,是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909工程升级改造也把目光落到了川渝地区--可以说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而眼前这位王老师的0.13微米铜互连项目,也是909工程的硕果结晶之一。
被他这麽一说,路遥才意识到-确实,要是没有十二五的规划,川渝地区其实还是要落后不少。
「所以,目前-—----就咱们国内而言,真正做到商业与技术支持平衡的地区,
就只有咱们魔都,以及魔都周围相关的产业园区。可以说,这里是微电子行业的心脏也不过分。」
不得不承认,王天书确实深请「抓重点」的技巧,把话题又巧妙的收了回来。
并且他似乎生怕路遥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