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像那些文曲星下凡的修士那般,满肚子墨水,胸有万策,某只知道,既然当了这个父母官,就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既然百姓缺劳动力,某就过来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闻言,柴红玉愣了好一会。
“柴姑娘若是没什么事,某就先忙了。”
柴红玉顿时反应了过来,朝他拱了拱手。
这段记忆到此结束。
而这段画面中,柴红玉在听到那虎背熊腰的县尊的回答后,会是什么感受,那就只有此时正在施展搜魂之术的陆晨知道了。
紧接着,下一段记忆再次浮现。
这次光幕中的画面,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县城。
虽然没有身形魁梧的壮汉县令,也没有穿着官袍的县尊在干粗活,但这次的场景却依旧十分诡异。
比如说,这个明显只是个小县城的人流,竟然不比府城的差多少!
并不算宽敞的街道两侧,每隔半丈就有一个商贩在吆喝叫卖,他们面前摆着各种商品,首饰、锅碗瓢盆、人、胭脂、油伞等等应有尽有,沿途还有不少各地特色小吃。
这些小吃店里面坐满了人,门口也排着长队,但却没有闹起来,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耐着性子在原地等候,期间时不时有店小二端着茶水出来,一边递给他们一边陪着笑,消解他们的不耐烦。
而最令人在意的,却是在街角处,一个个既不摆各种零碎东西,也不摆吃食,只放着一张写着“招工”两个大字的横幅的桌子。
“来来来,都来看看,李员外招工,月钱两贯,上六休一,包一餐吃食!”
“王员外菩萨心肠,愿为平县穷苦百姓慷慨解囊,只需在城西王氏布坊上工一月,就能拿到足够一户人家一季用度,感兴趣的速来,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延平码头招力夫二十位,每月五百钱保底,多劳多得,包一餐吃食,要求身强体壮,吃苦耐劳……”
“……”
不少衣服打着补丁的百姓被这些吆喝声所吸引,朝招工处汇聚。
显然,比起钱,他们对赚钱更感兴趣。
一众百姓面带希冀,纷纷朝招工的人询问起来,不多时便纷纷签下契约。
紧接着,在确定接受雇佣以后,招工的人竟然从桌子下拿出一小袋米和一百钱交给准备上工的百姓,然后在对方一脸惊喜的目光中,笑着说这是新任县令方大人下的政令,所有在平县做生意的人,在招到工人后,必须给对方一些钱粮作为安家费。
柴红玉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那些百姓对招工处的人千恩万谢,然后欢天喜地地拿着一小袋钱粮离开。
看到这一幕,朝臣们反应不一。
钱益谦等人自然是不屑一顾,认为一县之地商事过重,不是什么好事,其县令肯定是个在黄白之物中失了心智的庸官,到时候定要参他一本。
而刘东阳和方平、萧韵等人却是一脸沉思。
这时,光幕中的画面一闪,而后突然出现让所有人感到有些熟悉的一幕。
只见平县的县衙门口,一个身着县尊袍服、英俊得有些不像话的年轻人对一个身着锦衣、大腹便便的中年商人拱手,一脸笑意地送对方离开。
没错,就是当初叶晟状告陆晨的门生在各县为非作歹的留影符中的画面。
而现在,那张留影符的后续,就这么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柴红玉走了过去。
“方大人。”
她自然知道方玉,毕竟当初救下沟儿村的时候,方玉就答应过要给她这个义士一笔赏钱作为奖励。
只不过她一直没去平县衙门要而已。
“是你啊,柴姑娘。”
方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轻声道:“柴姑娘可是来领赏钱的?”
“不是,在下是有一事不明,想求方大人为在下解惑。”
“柴姑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