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写得不难看,但也不能说好,更谈不上书法。
内容呢,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儿子在蜀都读书,学的正是美术专业,暑假有事留校没有回老家,父亲从老家来的信。
信里还说了几句时事,比如听说小鬼子在卢沟桥“闹事”,要全面打仗了。
但更多的是老家的事儿。
老家,居然是利州······
大部分是家长里短,不过其中有两句话,引起了吴夺的注意。
因为里面提到了鱼背山。
“······鱼背山江中八对须大泥鳅已被捕绝,不消说过两尺的到三尺的,再小的也寻不见了,我儿年节回来料想已无口福······”
这里头提到的泥鳅很不正常。
首先,泥鳅应该生活在浅水底层的淤泥中,嘉陵江好像没有泥鳅吧?
再者,过两尺的甚至三尺长的大泥鳅,这也太大了!一般来说,最大的泥鳅也就三十厘米左右。
还有,八对须······泥鳅应该是五对须,而且还不在一个具体部位,是吻须一对,上颌须两对,下颌须两对。
看起来,这种泥鳅还特别好吃,好像之前这家人没少吃的样子。
不过,这种大泥鳅在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好像已经没了。
这封信的台头称谓是“我儿”,落款是“父字”,只有信纸没有信封,很难从中找出线索当时是谁写的,而且已经八十多年过去了,年头有点儿久了。
不过,这还真是巧他爹打巧他娘——巧极(急)了。爷孙两人刚说到那处江段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鱼类,不多会儿工夫,就知道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
“小兄弟,你到底要不要啊?”摊主见吴夺盯着信纸兀自沉吟,也没个话,忍不住出口问道。
“噢,想要,就是贵了点儿,你给个实落价儿。”吴夺回神应道,又是习惯性的砍价。
摊主略加琢磨,“算了!我自己放血,直接二百给你!这价儿你也别再砍了,不行就放下吧。”
“好吧,那就这样吧。”吴夺最后应了。
此时吴大志在斜对面的书摊翻书看,货款两清之后,吴夺直接走到了吴大志身边。
“大泥鳅”这个事儿,除了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他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隐藏在里面,一时却理不出什么头绪,想赶紧和吴大志碰碰。
https://www.17kxsw.com/23_23197/9994195.html?t=2022040221om。17k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17k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