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黄石公三略》有云: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意思是说,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士兵就会忍饥挨饿;临时打柴做饭,士兵就常常不能吃饱。
可以说,古代军事家们早已经察觉到长途作战的难度,也察觉到后勤保障对前线作战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作战之时极为注重后勤。
昔日汉武帝北驱匈奴,派遣4万骑兵深入草原,但却有5万步兵和20万民夫作为后勤保障人员跟随前进,后面还有数十万民夫负责运输粮食。
远征之难,后勤之重,可见一般。
此次八路军大军远赴600公里以外作战,对阵盘踞东北十余年的70万鬼子。如果后勤保障不能及时跟上,别说击败鬼子收复东北了,恐怕自身都有可能蒙受重大损失。
就像这两年欧罗巴战场上的汉斯与毛熊之战,汉斯都打到毛熊国首都附近了,却因为后勤跟不上,直接导致战役僵持并最终失败,大量精锐部队消耗在严寒冬季之中。
………………
“后勤距离太长,草原上路况太差,以卡车队组成的后勤线,必然无法保障前线消耗。”
站在地图前,张云比划了一下拟定的进攻路线,就立即做出了判断。
不过,张云也从来没打算依靠后勤线。
拥有缴获加成系统,坐拥海量的物资,张云自己就是一座后勤基地,还是那种全能型后勤基地。
关于这一点,总部和老家高层同样也心知肚明。
要不然,总部和老家也不会制定这样的反攻策略。
事实上,以目前八路军的军事力量,直接反攻东北还是很勉强的。
虽说目前八路军陆军力量已经形成了对关东军的巨大优势,但空军目前优势不大,海军更是直接没有。
没有海军,就无法通过最便捷的北宁铁路、辽西走廊进入东北,后勤保障距离便会变得漫长;空军优势不大,便意味着目前八路军空军虽然能够压制关东军和华北军陆航部队对一线战场的影响,但是却很难完全保护脆弱漫长的后勤线。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额外的后勤补给,部队是很难向着东北发起反攻的。
但之前老家、总部和张云商议之后,仍然决定这么干,自然是因为参战部队可以得到充足的补给。
而补给的关键,就是张云不可思议、无中生有的“缴获”能力。
弹药、燃油、粮食、药品……这些作战中需要大量消耗的物资,在作战初期都需要张云“缴获”补充。
这也是总部安排的两支反攻部队为什么相距不远的原因,必要时候两支部队可以合二为一,以便就近获得补给。
………………
想到这里,张云将念头转向了缴获加成系统,感受着缴获加成空间里那如山如海的物资。
如今缴获空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粮食物资、弹药药品,布匹建材、机械设备、矿石水源……可谓应有尽有。
而物资统计列表中,也因为物资种类丰富,鬼子的装备也杂乱,看着让人眼花缭乱。
张云心念一动,按照兑换规则,直接将装备和弹药兑换成独立支队目前的制式装备,将粮食等物资归集。
如此一来,系统物资数据便清晰了很多。
【缴获加成空间物资汇总:
武器装备:
四一式半自动步枪52341支、四一式轻机枪2422挺、勃朗宁重机枪1231挺、红星手枪6423支;
四一式山炮234门、三九式105毫米榴弹炮225门、82毫米迫击炮1342门、60毫米迫击炮234门、120毫米迫击炮111门……;
雅克战机231架、野马战机142架、b25轰炸机3.3架……
驱逐舰5.3艘、巡洋舰1.7艘、航母0.5艘、运输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