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宰予从睡梦中惊醒。
他回想起了刚才的梦境,自己坐在大图书馆里,成宿成宿的翻阅着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一时之间竟看的入迷。
直到看到一本叫做《狂人日记》的书时,才吓得睁开了眼。
仁义道德等于吃人?
夫子可不好这口啊!
反倒是从前齐桓公时的宠臣易牙为了博得桓公的宠爱,竟然亲手将自己的小儿子烹杀,做成肉羹献给桓公。
桓公虽然心里感到很不舒服,但还是十分感动于易牙杀子献羹,认为易牙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亲骨肉,于是对于易牙愈加宠幸。
这件事还留下了一个名叫烹子献糜的典故,前些天夫子上课时还曾极力批评过这件事。
由此可见,夫子不但不吃人,还很爱人。
但为什么后世的人会认为夫子倡导的‘仁义道德’是吃人呢?
宰予合上眼睛陷入沉思。
定体问,我陷思。
他回忆起梦中看到的几篇文学批评文章,开始做起了阅读理解。
——比起伦理学意义上的“吃人”,更具普遍性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吃人”。在《狂人日记》里,我们从“割股疗亲”这样的事件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奴役关系。这样的悲剧看似是偶然,但实则是必然。封建礼教对人思想上的束缚,才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
宰予看完了这篇文章,忍不住拍案叫绝。
说的太好了,怪不得我一直觉得夫子的学说怪怪的呢,原来是周礼存在问题啊!
封建礼教何止束缚了后世人的思想,也束缚了夫子的思想啊!
如果没有这层思想包袱,夫子又何必纠结于要不要在阳虎的手下出仕呢?
真是让我聪明完了!
宰予精神振奋,双目放光,忍不住开始在脑海中畅想自己在后世被称为‘先贤宰子’的场景了。
我一定要帮助夫子改良周礼,搞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周礼,这也算是大功德一件了。
不过话说回来……
宰予环视自己破破烂烂的小房子,想起再有几天家里的粮食就要吃完了,一股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在搞新周礼之前,还是想办法填饱肚子吧。
按照我给阳虎留下的好印象,如果我能成功说动夫子出仕,肯定少不了我的好处。
这还不得封给我两亩薄田糊口?
“呜呼!起飞!”
这一嗓子刚喊完,宰予便眉头一皱,他感觉事情并不简单。
自从融合了陈韬的记忆后,他的脑子里总会时不时蹦出一些怪话。
他反问自己道:“什么是起飞?”
不过,自然没有人会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宰予的一切疑惑,只能由他自己在陈韬的记忆中翻找。
虽然没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宰予的兴致丝毫不减,他哈哈大笑道:“假使我有二亩良田,何愁肚内无粮?”
但没多久,宰予又嘀咕了起来:“不对,这句话好像我也在梦里看见有其他人说过啊。”
原话好像是:假使我有二亩良田,何以配六国相印?
说这话的人似乎名叫苏秦,也是个狠人,他生活在距今两百年之后的战国大地上。
一想到苏秦,宰予不免艳羡:“身配六国相印,真好啊!”
他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宰予哼着小曲穿戴整齐后,踱着步子走出了家门。
他刚出门,便看见有位穿着素衣的小吏正站在他家门前,似乎在等什么人。
宰予上前拜见道:“请问您是在找我吗?”
小吏看见宰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