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也是合理的。
“担心亦无用,倘若连邓辅都看不到我能守住房陵的希望,他投降曹魏亦是情理当中。”
刘封对此倒是看得很通透。
不论是房陵太守邓辅还是上庸和西城的申耽申仪兄弟,求的都只是一个安稳和保命。
刘封与邓辅也才认识不到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就想让邓辅誓死效忠显然是不可能的,口头的效忠远不如实际的利益捆绑。
只要邓辅笃定刘封可以守住房陵,哪怕是派人去真降最终都会变成诈降。
同理。
若邓辅笃定刘封守不住房陵,即便现在奉令去诈降最终也会变成真降。
刘封没有去猜疑邓辅。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
刘封让申淑研磨,提笔又撰写了两封信。
其中一封是以祝贺为名送给关羽。
另一封则是以私信为名送给关平。
刘封最终还是决定换个委婉的方式向关羽“泄露天机”。
给关羽的信中,大赞关羽,又用上了“威震远近”“用兵如神”“千古无二”等等赞美之词。
简而言之就两个字:狂吹。
给关平的信就务实了,信中言及了对荆州战局的担忧:
【听闻前将军擒于禁及其部众三万余人,我为前将军的大胜感到高兴,只是此战之后,荆州的局势也会变得更加的危险。
曹操若闻于禁被擒,定会征调关中及淮南两处的兵马奔赴樊城,且极有可能游说孙权同分荆州。
孙权本就觊觎荆州多年,只因忌惮前将军而不敢轻举妄动。
若闻前将军水淹魏军,孙权必会心生惊惧之心而与曹操联手。
我知前将军定也对孙权有所防备,既有江陵、公安坚城和沿江烽火台示警,又有重兵把守各处关津隘口。
然而军事行动,注重权变,要求合乎时宜。
《汉书》有言“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韩非子》亦有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不可小觑对手。
假使我为孙权,定会效仿长平之战时秦昭襄王明用王龁暗用白起、亦或者效仿马陵之战时齐威王明用田忌暗用孙膑,先示弱于前将军,再趁着前将军忙于北进扩大战果不得不抽调后方兵力时,进而举兵奇袭。
假使我为曹操,若见孙权愿意举兵奇袭,定会暗中将消息泄露给前将军。不仅可以解除樊城之围,还可以让前将军和孙权如两匹被勒住了马衔的斗马一样,相互敌对而动弹不得,进而坐收渔利。
我知前将军素不喜我,怕我会威胁到阿斗的地位,然而国家大事不可因私情而荒废,我与阿斗之争只在于墙内,家父与曹操孙权之争乃在于墙外。
即便兄弟阋于墙,也应当先外御其侮。
望坦之兄见我信后,可择适当时机善言相劝前将军;若失江陵,悔之晚矣。
倘若事有不逮,真有失守江陵之日,可走荆山沿沮水入房陵,再图良策。
若江陵未失,万不可轻易将此信示于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