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魏王走后,李平安在院子里默默的发呆,心里想着,不行,皇权之争太危险了,不知不觉的就牵扯进去了,我来大唐是来享受生活的,生活还没享受了,美娇娘都还没娶上几个了,可不能死啊。
李平安点了点头,心里默默的说道,我这就向皇上辞官去,大不了这个侯爷不当了,就做个富家翁,当个地主,悠哉悠哉的过一生,平平安安的就行了。荣华富贵,妻妾成群。一想到这,李平安的双眼都发光了,说行动就行动。李平安起身就往皇宫去了。
皇宫里,李世民在太极殿心不在焉的处理着政事,想到关键处,不由得停了下来,叹了口气。关陇贵族啊,关陇门阀,唐朝建国之初,就是有关陇贵族的全力支持,大唐才得以建国。连父皇都对关陇贵族奈何不得,我能怎么办呢,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合理的解决皇权与关陇贵族之间的问题呢。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就一阵头大。隋朝覆灭的根本外人不知道,他李世民可是一清二楚。说到底还是隋炀帝杨广动了关陇贵族的蛋糕,被关陇贵族支持的李渊带领的唐朝给推翻了。想到杨广,李世民对这位帝王还是相当佩服的。当初杨广父皇杨坚励精图治二十年,使得隋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后来又因为太子杨勇太过优柔寡断,太容易听信别人的话,而又废长立幼,改立杨广为太子,希望杨广可以带领隋朝走向真正的巅峰。可惜,可惜了,杨广真是生不逢时,生错了朝代,随便换一个朝代,杨广都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可惜的是生在了隋朝。杨坚一死,杨广便急不可耐的选择了迁都,使得关陇贵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纷纷的站在了杨广的对立面。使得杨广处处受牵掣,直到后来没办法,杨广选择了三征高句丽。外面人看来,是杨广昏庸无道,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想摆脱关陇贵族对朝堂的影响,只有不停的打仗,才能最大能力上的消耗关陇贵族的底子,只可惜的是,在三征高句丽之后,杨广对天下局势彻底的失去了掌控,天下群雄并起,杨广感到无可奈何,彻底没了办法,只好逃去了江都,最终被宇文化及谋反所杀。想到了杨广的一生,李世民还是相当敬佩这位帝王的,只可惜洋杨广的步子迈的太大了,别人几十年几辈子才能做完的事,他想十年甚至几年就完成。如果他能耐着性子慢慢来的话,以他的雄韬伟略,绝对可以成功的。但是世界上就是没有如果,没有从头再来。杨广想的是,在自己这一代,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完。把大好江山交给下一位皇帝。
只可惜,一步错,步步错,杨广的性子太急了。又不肯听别人的谏言,太自负,导致最终一败涂地,满盘皆输。最后被人冠以隋炀帝的谥号。当时其实自己想给杨广武帝的称号的,后来也是架不住群臣的谏言,才没办法给的隋炀帝的谥号。说到底杨广是功大于过,只不过他的功在当代都看不见,就拿当初的开凿大运河,到现在大唐都收益颇丰,还有杨广推举的科举等等。
杨广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自己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处理关陇贵族与朝堂的关系,必须拿捏好这个分寸。想的头疼,李世民忍不住的按了按额头。只听这时,殿前侍卫来报,长安侯李平安求见。李世民若有所思的说道,不如问问这小子。李平安这小子鬼点子多,说不定有办法。嗯,是了,于是对着侍卫说道,让他进来吧。侍卫领命而去。李平安被侍卫带了走进大殿,见到李世民紧皱着眉头。不由得笑着说道,陛下为何事发愁。不如说出来,臣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李世民便把关陇贵族之事说了出来,李世民说罢,李平安听的头都大了。
心里想着,我真是嘴欠,没事瞎说什么话。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心里想着,连杨广都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自己有个毛的办法,但是李平安嘴上功夫还是做足了。说道,陛下,这个问题可是有点棘手,容臣好好想想。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不急,你慢慢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