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转瞬间,董应天来到洛阳已有十日。
这期间,救灾招收难民的诏令传遍河东、弘农、京兆、河南四郡,大批的流民、难民赶到洛阳。
这个战乱的时代无家可归的流民本就不计其数,加之受火灾的影响,二者相加数量极为惊人。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世家、朝堂剥削太狠,百姓家无余财,应灾能力几乎为零,稍微有点变故就是妻离子散的结果。
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然只王允放的一把火,即使再严重也不可能流民、难民能达几十万之众。
不过,董应天对于这些人自然是来者不拒。
他要恢复洛阳,工程量浩大,这些流民、难民只要有吃的就可以干活,可比自己招工划算多了。
说起来,他还得感谢王允,虽然这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但他确实也在认真的救灾。
董应天带着吕布站在洛阳破旧的城墙上,俯视着洛阳外围着一圈的营寨,不禁感到壮观。
十日的时间,在劳力任凭调遣的情况下,徐荣的一千营已经搭建完毕。
营寨区一分为三,军营一区,老流民区,新流民区。
由于难民数量过多,混子太多,贾诩在之前筛选的计划上又改进了一下。
设立新老难民区,新来的难民登记在册后,一日仅供两餐,一餐稀粥,一餐半粥半沙的浓粥,每日出工五个时辰,持续一月方可进老难民区。
而老民区的待遇就要好许多,一日供三餐,中午有没有掺沙的浓粥,每五日还可以有顿肉食(骨头汤)。
不过饶是如此,还是不断的有流民朝这里赶来,远方一股黑色洪流,不断朝这边流动。
董应天早已习惯,源源不断的流民赶到,形成黑色洪流。
七成以上人衣裳褴褛,仅有小部分人能有衣物遮体。
他也多次现场亲自查看过,方知晓朝廷的昏聩无能,这最底层的百姓会多难过。
看着蜂拥而来百姓,董应天不禁感慨。
即使在这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资源总量只要分配合理的话,还是能够保证不会出现路有饿死骨的情况。
无论在什么时代,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权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余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资源由百分之八十的人来分的话,就已经是太平盛世。
变为百分之十的掌控百分之九十的资源的话,王朝便会出现大动荡,但还不至于灭国。
一旦低于百分之十的人掌权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资源,那么王朝便覆灭在即,天下大乱,争伐不断,直到资源重新回到起初的百分之二十由百分之八十的人来分,方才会稳定。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今的东汉王朝,便是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资源被世家大族掌握,离灭亡不久了。
群雄并起,征伐不断便是资源重新分配最快最简便的方式。
“丞相,丞相,一千营属下已经扎建完毕,住下五十万人完全没问题,不知丞相何时前去河内。”
徐荣爬上城墙,来到董应天身边,期待的问道。
“徐荣将军辛苦了,河内贼寇势众,冒然进军,恐无功而返,待时机成熟,自不会忘了你。”
董应天转身看着徐荣回道。
对于这个本部的亲将,董应天还是很喜爱的,而且他的技能也是非常实用的,所以才将速度最快的轻骑兵交由他统领。
“丞相,丞相!”
没一会儿,贾诩也登上城墙来到。
“文和,如何,难民的具体数量和后期预估数量计算出来了?”
见贾诩拿着一骡子纸卷来到,董应天率先问道。
“回丞相,统计出来了,目前为止,除去董越将军共带走的五万人的运粮队,登记在册的流民、难民数量为三十万,后续预估还有至少二十万会赶到。”
贾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