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破题立意深远,若此文能承接上,必是一篇好文章。
待整篇文章读完,宋修伟精神已极为振奋,便又让阅卷官将此考生剩余六篇文章尽数找出,一一读完,感慨:“此子文采斐然,见识独到,却又心性沉稳,文章读之已有大家之风,当首荐!”
他已选出十九份荐卷,而此卷犹在它们之上。
在他看来,此卷该是《春秋》经魁,便是点为会元也并无不可。
不过《春秋》考生到底人少,端看另外四经人数多的有没有考卷更佳。
宋修伟心中生起一股担忧,便又找来此考生第二场第三场的所有考卷来看。
待看完,便是彻底放下心来。
此考生无论文章还是时务,无一不精,实乃是治国之才,他实在不信此届会试还有能压得住此子一头的人!
每房可荐二十多份考卷,再由主副考官定夺。
而“高荐”便是房考官首推卷,便是主副考官也会多加重视。
十八房一共荐了近四百份考卷,由副考官阅完,再由主考官最终挑出三百份考卷,再定名次。
往常总因病请辞的刘阁老,看考卷时却是精神抖擞,瞧那状态,便是再干十年也不成问题。
刘阁老看文章的速度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待近四百份考卷一一看完,他便半眯着眼皮,抖着嘴唇道:“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你们挑出三百份考卷吧。”
副考官姜永平心里暗骂了好几句。
刚刚你看文章时可不像老眼昏花的样。
如今都将文章看完了,想来心里已经有数了,他若此时真的做主,定被这刘阁老给摆一道。
姜永平便道:“一切还得仰仗刘阁老您做主。”
副考官已然开口,其他十八房同考官更不会将事揽到自己身上。
刘阁老不再推辞,将最上面的一叠文章拿起来放到一旁,指着露出来的一大摞考卷对众人道:“那就取这三百人吧。”
姜永平竟不知刘阁老什么时候已经将落选的文章都放到了一处。
此时又暗暗庆幸自己退了一步,否则必要大大吃亏。
接下来便该是名次定夺。
其他名次倒是其次,五经魁的定夺就要紧得多。
刘阁老便问道:“大宗伯可有何想法?”
姜永平乃礼部尚书,永盛二十一年榜眼,自是能看出哪些文章好。
既作为副考官,自是有举荐的资格。
除了十八房同考官“高荐”的考卷外,他又选出了两份考卷。
刘阁老便让同考官们传阅,写下评语,再签上各自大名,很快便选出了五经魁。
能被选为五经魁,个个都是妙笔生花。
各考官喜好不同,自是有自己的偏爱。
好在还有第二场第三场。
尤其是第三场策问,决定了会元花落谁家。
刘阁老此次并未再问众人,而是直接点了其中一份卷子道:“此子见解独到,又实在拿出可行方案,将来入朝堂,必是务实派。”
此次竟不顾他人意见,连面子情都不做了。
不过以刘阁老的资历,倒是没人敢说什么。
……
二十八便是放榜日,又因此时杏花开,因此乡试榜又被称为“杏榜”。
为了讨个好彩头,这一日各大会馆、客栈、举子们均会买来杏花,以期能上杏榜。
贩子们早早便挑着杏花走街串巷,四处吆喝叫卖。
沈知行也不免俗地买了三朵杏花,一人分一朵。
只是买完便很心疼:“杏花虽好,就是太贵了些,这一朵便要一两银子。”
罗大舅胡子便抖了抖。
他是过了苦日子的,为了省下买纸的钱,他可拿着笔蘸水在地上练字,如今竟花一两银子买花,实在心疼。
在老家,杏花开得漫山遍野都是,哪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