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早餐是一日之始。
不知是爱情的滋润,还是食物的滋养,白芷的肤色竟然变得有些水润起来。
看上去也愈发美丽动人。
东方破晓,杨林吃了早饭,便拿着那三把折扇,还有二两碎银子往海阳县城赶去。
玉溪村距离县城有四十多里地,以杨林的脚程估摸着需要走上半天的时间。
所以需要一早就去,不然晚上不一定能回得来。
杨林今天的目标是那些文人骚客,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人,家境一般都不会太差。
曾经的杨林是个例外。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或许就是杨林父母内心的真实写照。
海阳有一所官办的学馆,还有一所民办的书院,名为翠竹书院。
杨林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这所翠竹书院。
因为在这里上学的学子大都是富商巨贾之子,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杨林成为童生后曾在官办的学馆中求学过一段时间,只不过后来家里实在没钱能够供应杨林在这里读书,加上杨林性格木讷,自卑,在学馆不受欢迎不说,同届的学子也都排挤他这个农村土狗。
因此杨林便休学准备回家自学,只可惜在学馆都学不会的知识,在家又如何能学得会?
也不过是蹉跎几年的光阴罢了。
当杨晨走到县城的时候太阳已经偏向南方,几乎快到中午了。
“红粉佳人,果然会消耗男人的精力。”
杨林揉了揉发软的双腿,迈步走进县城中。
翠竹书院位于海阳县城东南方的玉带河畔,书院外围种了很多绿竹,中间有一条三尺宽的石板路。
杨林来得很巧,此时正是书院下课午休的时间。
几名锦衣学子正结伴向外走着。
杨林坐在玉带河畔,书院的出口处,竖起一块木牌子。
上书:一把折扇觅知音,一首诗词结缘客!
地上铺了一块蓝色的麻布,上面摆放三把折扇,一把平铺,一把用支架支撑,一把合着。
“王兄,清明文会即将到来,不知王兄这次还会参加吗?我听闻海阳学馆今年来了一位才子名叫赵卓然,被孟夫子评为百年难遇的天才,也希望借助此人在文会上一举超越我们书院,为他们学馆正名!”
“略有耳闻,我也很想会会那位赵卓然,看看他是不是浪得虚名,本来这次文会我是不想参加的,年年第一太过无趣,不过那个赵卓然要是参加,我自当去和他切磋一二。”
为首的青年名叫王不器,乃是翠竹书院的文首,也是海阳县第一才子。
家中是海阳最大的绸缎商,他们王家也是海阳豪族,更是商而优则仕的典范。
另一名青年名叫周云博,乃是海阳最大的粮商周家的嫡长子。
周家在海阳也是数一数二的家族,只不过和王家相比就相差甚远了,因为周家只不过是一届商贾之家,族中并没有人当官。
“咦!咱们书院门口竟然有人摆摊,倒是稀奇。”
“刚好无事,过去看看。”
王不器和周云博听到前面学子的话,也向外看去,果然看到有一个消瘦的青年正坐在书院出口处摆摊子。
“一把折扇觅知音,一首诗词结缘客!好字,周兄咱们也去看看!”
王不器看到那牌子上的字,夸赞一声,对那个小摊子有了些许的兴趣。
周云博对此倒是不敢兴趣,他还准备趁着午休去云香楼找他的相好聊聊风花雪月呢。
不过他还是抬脚跟着王不器向着那处寒酸的小摊子走去。
“这诗,这字,还有这画,嘶……”
最先到这里的几名学子已经看到了杨林展示的扇子,只是吸引他们的不是那粗制滥造的扇子,而是那上面写下的一首诗,还有那独特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