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往往系于军事行动之上,不可不慎。
朱允熥微微一笑,深知方才这一席话,实则是方孝孺对自己的试探。
与其让朱桂等人支吾其词,不如自己直抒胸臆更为妥帖。
“先生,容学生斗胆先问,您以为何为土地之本义?”
方孝孺的笑容里藏着一丝欣慰,望着眼前的学生,一个近乎完美到找不出瑕疵的少年。
“皇孙但言无妨。”
话语中,虽藏着对方朱允熥这位门生的赞许,但在森严的皇宫大本堂内,方孝孺也只能收起那份亲近,依循礼法称呼。
朱允熥嘴角挂着浅笑,“土地,承载百姓衣食,是国之基石,社稷安危之所系。自洪武初始,我大明子民约5000万,良田广袤,数以亿计。”
“国策三十税一,以供朝廷运作,边疆百万雄师得以守卫四方。”
“此等繁荣景象,皆源自中原沃土的滋养。”
“试想未来,若我大明需以今日之土,养活双倍、乃至四倍、六倍之人。”
“这片土地,还能否撑得起大明百姓生存的重担?”
朱允熥的眼中闪烁着坚定。
资源并非取之不尽,人力亦有限度。
在生产效率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人口的激增,只会加剧对资源的争夺,稀释人均占有。
眼下看似家家户户得以耕种,实则是建立在大明初建的短暂安宁之上。
只要人口膨胀,大明的每一片土地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沉重负荷。
方孝孺连连颔首,表示赞同:“土地资源有限,若无为而治,天下恐怕难逃动荡之厄运。”
朱允熥接着道:“正是此理,更关键在于,即便现今皇权势强,但朝廷上下,地方官员中,贪污腐败、欺压百姓之风仍屡禁不止。”
“长此以往,及至未来,皇权一旦式微,黎民百姓肩上的重担只会日益加剧。”
说到这里,朱允熥的目光悄然掠过大明宗室诸王,意味深长。
此刻,他虽只谈及官吏对民间的压榨,却隐去了另一至关重要之因。
方孝孺心领神会,眼神交汇间,心头不禁轻叹。
皇恩浩荡,宗室颇受庇护啊。
正因此,当朱允熥提及南疆局势,暗示用兵南征,乃至封王南疆时,方孝孺选择了沉默。
方孝孺轻笑一声:“所以,你意图使大明收复疆域,是希望大明土地能一直容纳承载子民生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