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
早些年柳如溪刚嫁入长公主府的时候,福宁长公主便没在人前给柳如溪没脸。
在天齐,女儿家即便是嫁错了人,也就这般将错就错,一条死路走到黑。
而对于世家勋贵来说,互相利益牵扯,更是如。
即便是像柳如溪在长公主府里吃了这么多委屈,也能是掉牙活血吞,断然没有和离的道理。
柳如溪这次提出和离,在勋贵人家之,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柳如溪嫁入长公主府到今日,经整整有五个年头了。
按理来说,前面五年柳如溪都忍下了,没道理突然提出和离。
但偏偏柳如溪不仅提了,甚至还是在长公主府设宴之时,当着众多宾客的面,毫无顾忌地提出了事。
故而自从柳如溪提出和离的一天开始,消息便如同平地一雷,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京都。
也就是前些日子顾砚书忙着户部的水泥路规划以及招标之事,对界的消息稍稍忽略了一些,才对毫无所知。
五皇子也是习过一些武的,自然也听到了周遭人的议论。
见自家三皇嫂经将事情的始末了解清楚,而后又是一脸沉思的模样,五皇子不由出劝说:
“三皇嫂也别多想,表嫂提出和离之事,应当与邀月阁无关,丁一白与三皇兄关系来平淡,这次说不定也是找个借发泄罢了。”
五皇子说这话倒并不完全是为了安慰顾砚书。
毕竟这种事,丁一白以前其实并没有做。
谁料到顾砚书却是淡淡瞥了五皇子一眼:
“这还真说不准。”
“什么?”
五皇子愣了愣,满脸错愕地看着顾砚书,显然不知道他为何会这样说。
然而顾砚书却没有解答五皇子心的困惑,将目光放在了不远处迎面而来的姚娘子身上。
“见过殿下,殿下万安。”
这边,姚娘子知道自手底下的人将近来邀月阁遇到的麻烦禀报给厉王府后,便知道依照厉王妃的性子,多半会亲自过来一趟。
将邀月阁的事儿处理好后,姚娘子便紧赶慢赶地出了门。
结果才刚到韶华路,远远便看到了自家殿下的身影,姚娘子便知道自这是来的有些晚了。
这些日子,因着福宁长公主府上的下人闹得这几出戏,姚娘子可算是这韶华路上的红人。
这才刚到,便吸引住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
福宁长公主府上的人见到姚娘子,原本想要上前给她找点麻烦,谁知道转眼便看到了站在人群的顾砚书,以及站在顾砚书身后的止戈。
即便他们是长公主府上的人,平时跟着自家爷在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