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喝了阿依莎大婶帮忙煎好的中药,然后又把暖水袋放在肚子上捂了一会儿,便继续工作了。
三个方向的策划案,这个工作压力不可谓不重。
作为新来者,尹秋肯定希望自己能把拿到手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完成得十分漂亮。
尹秋习惯在下笔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既是她的个人习惯,也是出于新闻人的严谨。因为一篇报道发出去之后会被许多人看到,在宣传和传播的作用下,它实际上也有一定的“传达”作用。
如果她作为内容的产出口就已经有了认知错误,那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接收内容的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尹秋查了很多关于喀什的资料,不仅从历史“丝绸之路”的角度仔细了解喀什,还看了“一带一路”的相关信息。
在阅读这些资料的时候尹秋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
大家都在中华大地上,她过去习惯了都市化的生活,对田园牧歌和异域风情只存在于想象和偶尔的视频新闻内容中。
如今亲眼看到,并置身其中,怎么不能说是一种缘分呢?
尹秋一边阅读,一边做着资料摘抄,并且她习惯性会把要用到的资料做一次验证,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旁边的同事打着哈欠进来,看尹秋一副已经工作了很久的样子,难免有些惊讶。
“你不用休息的吗?”同事名叫张饶,也是个汉族人。
尹秋听江主任提过一嘴,张饶的父母都是很早之前援疆的干部,在喀什生下了他,他也就一直在这边长大、工作。
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种传承。
尹秋笑着回应:“中午也休息了的,反正没事干,不如早点把工作赶一赶。”
张饶比尹秋年长几岁,说话的语气也像个大哥哥。
他看着尹秋有些担忧地说道:“一个星期三个方案,根本就不合理。再说了,这本来就是因为前同事离职,才紧急把活儿压到你身上,你这还没适应这里的气候,就这么拼……家里人知道了,肯定会担心的。”
尹秋笑着感谢张饶的关心,然后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保温杯。
“放心吧,调养着呢。”
张饶叹了口气,坐下:“行,有什么需要的,随时招呼我。”
尹秋客气地应下了。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很快就到了需要人家帮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