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着出去打仗的。
程处默在左千牛卫队列里,杀气腾腾地握着刀盾,见到柴令武也只是微微颔首。
现在是执行军务,军纪可不是开玩笑的,搞不好真掉脑袋,不敢乱说乱动。
随着李明英越过左千牛卫的队伍,柴令武来到李世民身边,垂手侍立。
实锤了,李明英就是内侍省的宦者,就是不知道品阶如何。
那些话本、小说动不动就万国来朝,其实哪来的万国?就是各部落酋长都算上也不过几百人嘛。
“万”是虚指?那没事了。
“尊敬的陛下,你忠诚的交州刺史范头黎,恳请朝廷增加交州的铁器数量。”
厚嘴唇的林邑王范头黎躬身行礼。
此时的安南,是归岭南道管辖,却也是羁縻状态,刺史同时也是林邑王。
李世民张嘴想应承,却看到柴令武微微摇头,不由道:“柴令武,你有何看法?”
柴令武轻轻一笑:“范刺史要铁器,自然不难。听说交州、爱州等地水稻一年三熟,能否走海路运到莱州,换取铁器?”
李世民听到“一年三熟”,瞳孔张得老大。
这样的宝地,为什么朝中大臣弃之如敝屐呢?
范头黎恭敬地回答:“如此最好,毕竟交州是真没钱。”
柴令武对李世民拱手:“柴令武此番僭越,请陛下宽恕。”
“僭越得好哇!”李世民眉飞色舞地击掌。“不意柴令武对地理、食货竟如此了解,交州水稻运送进来,大唐有足够的仓储,再无须畏惧灾荒!”
李世民深刻地了解,当年强横一时的大隋之所以被掀翻,不乏有人推波助澜,但灾荒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大唐的常平仓都能堆满,又何惧百姓铤而走险?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能填饱肚皮,就不会跟着作乱。
随侍的孔颖达惊讶地“咦”了一声。
别人不了解柴令武,他还不了解吗?
打架、捉弄助教、损毁国子监公物、吃务本坊的霸王餐,上课时就会呼呼大睡,一年下来,《论语》涣然如新,几时会看这种连国子监生都极少涉及的地理志?
“蒙舍诏酋长舍龙拜见陛下,蒙舍诏同样想求取大唐的铁器。”
舍龙行礼。
蒙舍诏因位于蒙舍龙(后世云南大理巍山县)而得名,在六诏最南,故又称南诏。
此时的六诏都很弱小,最多就是各据一县而已,在大唐君臣眼里很不起眼。
柴令武却闭口不言。
风花雪月,说明那里风大、草多花多,海拔略高,空气好。
真要说印象,粑肉饵丝算不算?
蒙舍诏没有大唐迫切需要的东西,而大唐却对蒙舍诏潜在的威胁一无所知啊!
“弥药人拓跋赤辞拜见陛下。”
壮实的浓眉汉子着一身粗制牛皮衣,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有些不明白“弥药人”这个称呼,柴令武只能小声地解释,弥药人是党项人的旧称,拓跋部是其中势力较大的一支,“拓跋”的原意是高原的孩子,与鲜卑拓跋不是一回事。
因为鲜卑人介入青海,并成立了吐谷浑国,党项各部颇受挤压,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拓跋部与吐谷浑结为姻亲,却不表示他们真的亲如一家。
终究,只是利益结合罢了。
拓跋部追随吐谷浑,不像党项其他部依附大唐,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他们的位置恰好被吐谷浑隔断,惹恼了吐谷浑,他们连回旋的纵深都没有。
拓跋赤辞听着柴令武那“小声”的话语,心头一阵惊骇。
想不到,大唐还有人对拓跋部的情况了如指掌,连姓氏的来历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朕一向宅心仁厚,听不得拓跋部受苦。侯君集啊,看看兵部有没有失修的兵刃,便赠送一些给拓跋酋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