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一品权臣> 第572章 蔚然成风的书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2章 蔚然成风的书院(2 / 3)

月,才能到达新大陆南洲。

虽然张顺、李立他们已经走过两次,还有了熟悉的航海图,秦烈倒也不是太担心他们的安全。

离开桃花岛,秦烈率领雷横、李逵诸将,率领的五千亲卫营士卒,从松江港口进入长江,然后转道扬州进入运河北上。

在松江港宿营之时,秦烈召见了阮小七,亲自嘱咐道:“月底前,你亲自带队,接王妃和夫人们回京,沿途务必保证安全。”

“主公放心,卑职一定安全把王妃和夫人送回京城。”阮小七自是明白责任重大,拍着胸口应承了下来。

“仇泰然推荐的翟汝文如何?”交代完阮小七正事,秦烈问起了仇泰然近来,推荐的一些江南旧官吏。

“此人倒是有些才能,就是性子有些倨傲。”阮小七为人机敏,他如今身为松江府水师营副统制,还兼任着松江府平级的松江卫卫所指挥使。

“不过,最近仇泰然动作有些大啊,他在松江府举办的重阳赏菊花会,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

“就连赵构伪帝时期的一些重要官吏,都出席参加了赏菊花会。”

秦烈闻言,倒是来了几分兴趣,遂笑问道:“都有哪些人参加了?”

“有人称江南二范相公的范致虚、范宗尹,还有与范致虚齐名的江南四俊吴材、江屿、刘正夫,以及唐重,席益等人。”

阮小七见秦烈感兴趣,连忙把自己掌握的人名,尽数说了出来。

范致虚是赵构临朝的尚书左丞,还是留守两浙路的宣抚使,后来兵败被俘之后,因为不肯投降,最后被编管贬谪回乡。

范宗尹则是赵构临朝时的参知政事,此人当年还不到三十岁,就位列宰相,可是引起轰动,被称之为大宋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宰相。

事实上秦烈更年轻,但因为赵构一朝并不是承认秦烈的地位,所以此人才有了第一雅号。

也是因为受到赵佶、赵构父子的知遇之恩,范宗尹做为范致虚的助手,留守两浙路安抚使,兵败被俘之后,同样拒不投降,而被贬谪返乡。

这二人虽然同姓,但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福建人,如今故国家园破碎。

赵构更是流落安南,生死未知。

这帮赵构旧臣,沉浸了两年,也陆续回到江南创立私塾办学。

这股办学风俗,自是秦烈这几年带动起来。

前几年秦烈在江西行省的白鹭洲创办了白鹭洲书院,前年又在陈留创办了陈留书院,以及朱仙镇讲武堂。

去年开始大宋境内局势趋于稳定,很多文人墨客,见朝廷兴起办学风潮,便纷纷出来,创办起了学院。

像范致虚就在临安创办了西湖书院,范宗尹则在平江府创办了姑苏书院,还有与范致虚齐名的吴材等人,在金陵创办了夫子书院。

“文风鼎盛,我大宋中兴有望矣。”秦烈给阮小七倒了一杯酒,坐在下首的李逵,则是自顾自的喝着酒。

雷横则默默站立一旁,如一道影子一般守卫左右。

“回去之后,多余仇泰然、翟汝文走动一下,告诉他们,尽量拉拢这些人,为国效力。”

秦烈深知这些文人的手段,不把他们圈入自己的手中,这帮人必然会生乱,左右舆论导向,到时候指不定把自己抹黑得乱臣贼子不可。

“卑职明白。”阮小七连忙答应,举起酒杯道:“卑职敬主公。”

阮小七别看是武夫,但从小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他,早就学会了一条察言观色的本领。

这些年战场上的生死历练,更是让他圆滑成熟了起来。

如今他身居高位,别看插科打诨,一如往日,可遇上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格外冷静睿智。

这也是秦烈会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