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村原本是个不太起眼的小村落,依附在赫赫有名的青峰山山脚下倒更显得微乎其微,只是近些年来名头逐渐变得响亮,人人闻之皆有所誉全因那远近驰名的一流枣酒,经酿酒高手反复研究后才形成上品,很快便成为了村里最炙手可热的支柱产业,慕名而来的酒客们并非只来自于临近的几个村落,就连相隔万水千山的青龙城里的嗜酒狂徒们也不惜跋山涉水跑来跪求,只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酒色财气乃人之本欲,“酒”能位居四大欲望之首,想来定有它独特的“瘾”性在里面。
枣林村里的枣酒远近驰名,其中的暴利难免会引起某些脏心烂肺的家伙们的觊觎,本不是好酒之人却也来求酒,花重金买回去无非是为了效仿一下其中的奥妙,酿造出同等口味的酒以谋取财富,然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枣林村先辈们数十年的研究心血怎能被一时的效仿剽窃去了成果?
枣子很是普通,关键酿酒用的水,其中大有玄机!
来源绝非井水,而是取自穿过整条村子的一条大河,名曰“泛鳞”,只因其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泛起层层的涟漪,像极了一条大鱼在水里游动时露出来的鳞片,故而得名。
泛鳞亦是村民的日常饮用水,里面的鱼类简单而单一,唯“人面鱼”一种,某些闲来无事的钓客们也曾在泛鳞溪中见到过一条等人大的大型人面鱼,每每出现必有异象,要么刮大风,要么下暴雨,柳絮满天飞的时候偶尔也会探出头来换换气,村里的老人常拿这个来吓唬那些不听话的孩子,说什么若是再调皮捣蛋,当心鱼王吃了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王的名头越传越响亮,越传越邪乎,发展到了今日,在枣酒蓬勃发展到让枣林村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村里的某些智者就提出了质疑——泛鳞之水如此甘甜,莫非因为鱼王的关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村民的认同,为探究泛鳞河水的玄妙,村里更是发起了一次不分时间、不计后果的悬赏——凡能钓到鱼王者,赏万金,享百亩良田,荣升为村中长老之首。
悬赏一出,满村惊变,许多村民很快就加入了钓客的行列,地也不种了,酒也不酿了,某些不尽养育之恩的父母更是连孩子都不顾了,三天两头地跑到泛鳞岸边垂钓鱼王,只为一时的吃苦受罪能换来一生的荣华富贵。
人心涣散,变化无常,世间好吃懒做之辈比比皆是,饶是素来勤劳质朴的枣林村人也免不了被利益所驱使,面对如此现状,村中长辈们也都颇有微词,心里琢磨着如若再这样下去恐怕整个村子都毁了,一番开会讨论之后终于商讨出了一条万全之策——凡是发现鱼王者,请速报村里,全体村民合力配合将其钓出,功劳同享。若有知情不报者,或擅自处理鱼王者,受鞭刑,撵出村子。
一时间,奖励变成了惩罚,有福同享代替了吃独食,明显是对人性的考验,但却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钓客数量瞬间锐减,村民也恢复了以往的作息,除了本身对垂钓情有独钟的真钓客外,大部分村民终于回归了往日的生活。
……
尚抗紧跟着阮红棉跑到泛鳞岸边的时候,此时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男女老幼皆有,看戏的居多。
孩童叽叽喳喳,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种场面,心性纯真地绕着大人们跑来跑去。
老头老太太们或拿板凳,或拄拐杖,离着岸边稍远观看,怕被人踩着。
年轻一辈倒是很有责任心,无论男女,都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垂钓鱼王的行列,双臂交叉抱着前面的人就跟拔河似的,一边拖拽还一边喊口号:“123,嘿吆,123,嘿吆……”
队伍的最前面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形很瘦,脸上爬满了皱纹,干枯有力的手臂上布满了暴起的青筋,双脚紧蹬着前方的一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