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非常像剪刀石头布,只不过有了12个数字来选择。 具体玩法是,两个人,各自写下一个数。 然后可以问对方一个关于第一次写下的游戏数字的问题,对方必须回答真实的答桉。 双方都问完之后,各自再写下第二个数字。 游戏的输赢,就是看第二个数字,谁写的数字更大。 这游戏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非常简单。 问的问题甚至可以是:“你写下的是几?” 对方必须回答真实答桉。(一局赛后要检查第一张纸) 比的是第二次写下的数字大小,所以第一局知道了也无妨。 “可以,一局定胜负?”陆令点了点头。 “三局两胜制。”向斌没有思索,立刻说道。 “行。”陆令看了看向斌,这是怂了啊。 显然,向斌一开始就打算三局两胜制,毕竟这个游戏他曾经研究过,多几局更稳妥。 而陆令不在意,他坦坦荡荡,直接说一局定胜负,从一开始,就已经压制了向斌的气势。 二人分别写下了一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是可以随便写的,陆令也没多想,直接写了个“1”。 “你先问吧,”向斌道。 在这个游戏里,一般来说,后问的人更占据优势。 “你的数字,比1大还是比1小?”陆令问道。 “比1大。”向斌立刻说道。 陆令点了点头,这意味着向斌的数字是2-6之间。 看似这不如“你的数字是几”直接,但实际上,这个问题,等于告诉了对方一个答桉。那就是,我陆令的数字,不是1,就是7。 只有自己的数字是1或者7的时候,问这个问题才有价值。 这种情况下,主动告诉对方自己的信息,反倒是为难对方了。 你该怎么问呢? 向斌本来准备好的问题,没法问了。 问了就露怯。 一旦怯懦了,就距离输不远了。 “如果我第二个选择的数字,是6-11之间的数,包括6和11,你会选择几来和我博弈?”向斌想了想,不能问数字是几了,只能探探陆令的底。 这种关于第二个数字的问题,是可以瞎说的,因为第二个数字还没有开始写。 “道理上肯定是选择12,立于不败之地。”陆令道,“但是我大概率还是会选择6,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 “好吧,开始写。”向斌思索数秒,说道,“写完比大小。” “好。”陆令点了点头。 这里就开始了博弈。 陆令是写6还是写12呢?亦或者写3、写9? 对方到底是会猜到陆令遵守约定,还是不遵守? 每套一层分析,数字就得变一次。 你想我所想,我想到你的想我所想,你想到的我想到你的想我所想...无限套娃。 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都没有急着下笔。 现在下笔,纯属于赌博。分析出对方的动向,才是下笔的关键。 这个游戏好玩吗?一点都不好玩。确切地说,这个游戏需要的门槛太高,没有足够的心理学、博弈学基础,根本就是赌运气。 甚至跟玩剪刀包袱锤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就拿剪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