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思绪’,彻底清静,如此,哪怕是天魔之魔念,也无法影响到你了。”
舍利弗所言四圣谛,恰好对应四种魔头,如果能够顺着这一切做到,达到‘清静之空’的境界,确实可以不受一切魔念的影响。
但是……
李启皱了皱眉,说道:“那这和死了有什么区别?没有欲念,没有行动,没有感知,甚至连思绪都没了,这不就是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吗?”
没错,虽然这确实是一种办法,但李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和自己的‘道’并不相符。
佛门所采取的办法,实在是太消极了,李启没办法接受。
而且,这种方法……看起来,和魔道根本如出一辙,虽然在方法和理论上不一样,可内核本质都是从‘我’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这样太虚无了,我更喜欢承认现实。”李启摇了摇头:“真实的,不只是众生的心,这个世界本身也是真实的。”李启强调道。
李启已经完全明白了舍利弗想说什么了。
是的,不管是佛还是魔,他们都不认为‘现实世界’具备实在性,正如同佛陀刚刚所说的:“一切法性非眼所见,诸缘生法,皆无自性。”
就连世尊都认为,只有具备‘自性’的生灵,才是实在的,他们认为,只有能够认知这个世界的存在,才算的上是‘实在性’。
而李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物质宇宙本身也是有实在性的,甚至……主观意识的实在性要屈服于物质宇宙的实在性。
物质的最终终点,才是‘道’的核心,是‘物’而非‘心’。
听见李启的话,舍利弗摇头,解释道:“须菩提,李启,世尊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远离因果过失,所以具有大平等心,因此在世尊眼中,连魔都可容纳,因为任运自成的大悲心故,在佛眼中一切人都是迷惑者,魔也不除外,是谓‘众生平等’。”
“所以不必担忧世尊有什么企图,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何必执着。”
佛陀的‘众生平等’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众生一致,而是说众生都具备‘真性’,而这个‘真’,其实就是实在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