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斋是宋逢明在1934年创立的,至今已经有六十年了,六十年为一个甲子。
在这个甲子,北京这座城市,整体个国家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国民时期,宋逢明因为有军方的关系,妙玉斋生意做的很大,妙玉斋的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据说当时手下还养了三百多人,专门协助国民政府考古挖掘。
宋逢明的两个儿子,都读过书,从小在宋逢明的熏陶下也对文玩颇有兴趣,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国家提出活跃市场经济后,兄弟俩就从地下转为地上开始在古玩市场摆摊,在古玩圈里也小有名气。
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妙玉斋就成了北京城最叫响的招牌。
可很快妙玉斋就因为生意太好,再加上小一辈太过张扬,在八十年末就被人给盯上了
当时具体情况,饭店老板并不太清楚,知道但宋家被荷
枪实弹的士兵给围了,宋逢明被人开枪打伤,没多久就去世了,两个孙子也被抓,妙玉斋也被当兵的给砸了。
从那以后,妙玉斋生意大不如前,宋家行事也变得低调了,北京城的文玩生意也从之前的一家独大,变成了三足鼎立。
听完饭店老板的讲述,十三不由得感慨宋家所历经变故。
结了饭费,十三便去了潘家园。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边上,是国内鼎鼎有名的“文玩圣地”。
今天是周末,潘家园非常热闹,除了门店,街边也摆满了摊位,满眼的旧物古玩,此起彼伏的吆喝砍价,与墙外车水马龙的三环路仿佛并行时空,热闹的存在着。
在一个十字口醒目的位置,十三找到了妙玉斋。
两层的仿古阁楼,门匾是黑底红字,从门外往里面瞧,里面全是明清的家具,有人坐在里面喝茶
,也有人在柜台前看货。
十三走进妙玉斋,一个穿着牛仔裤,白旅游鞋的白净的年轻人立刻打招呼,说:“欢迎来到妙玉斋,请问有什么需要效劳的。”
十三说:“我找妙玉斋的老板。有一封信要转交给他。”
年轻人打量十三,说:“是一封什么样的信?”
十三把信拿出来,年轻人想接,十三避开说:“我是受人所托,委托我送信的人叫谭一鸣。”
“我们老板不在,我替你转交吧。”
十三摇头说:“我必须亲手交给他。”
年轻人点头,说:“请问,你怎么称呼?”
“我姓祝。”
“好,那你稍等,我去给老板打个电话。”
年轻人让十三坐在大厅休息,然后上楼去打电话,十几分钟后才从楼上下来,客气的说:“先生,我们老板说半个小时后到,你随我去楼上等吧。”
十三说:“
谢谢,不用了,我就在这儿吧。”
年轻人没有坚持让十三上楼去等,并给他沏了一壶茶。
旁边有个戴墨镜的中年男人,穿西服,打领带,右手腕上还戴着金链子,他是来卖画的,妙玉斋的员工在看了画之后,说是赝品,不收。
中年男人立刻急了,说画是祖传的,不可能是赝品,还说妙玉斋不识货。
妙玉斋的员工说,如果按赝品收也可以,但只能给80块钱,
中年男人眼睛一瞪,收起画,骂骂咧咧的走了。
这让十三不由的想起了陆显帮人画假画的事,不知道他临摹的假画要是拿到妙玉斋来,会不会被一眼识破。
陆显去云南已经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找没找到化屋村,又找没找玲珑。
喝了两杯茶,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走进了妙玉斋,妙玉斋的员工对她非常恭敬,主动打招呼。
一
看就知道她是妙玉斋管事的。
招待十三的年轻人,带着女人来到了十三跟前,笑着说:“先生,这位就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