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赵氏如此,大赵氏更受刺激:“你这是要赶我出门?你要不是有一张好的样貌,你能被休弃后再嫁到伯府来?”
赵氏睁开眼睛直接盯着大赵氏:“是,我就是好看,你就是丑,我就是被休弃都能嫁给伯爷,你青春年少的时候都嫁不了好人家,怎地?”
大赵氏张了张嘴,半晌才道:“你也是做娘的,你就这么教女儿的?”
这一句对赵氏有着制命地打击,她看向宋不晚,一脸“你可千万别跟我学”的表情!
可宋不晚却道:“像我娘不好吗?未必还要像姨母这样,明明不喜欢,却还要腼着脸上门,明明心里难受得紧,却还要笑脸相迎?”
大赵氏想说,谁不是这样呢。
可宋不晚却又道:“瞧瞧,我娘明明比您也就小三岁,可若一起出门,旁人怕不是会将您二人认成为母女。”
这话大赵氏还反驳不了,因为某次,真的产生过这样的误会。
那次大赵氏回家后,咬咬牙买了一堆胭脂水粉,但也没什么效果,反而惹人笑话。
“你们一家子都是没教养的。”大赵氏半晌也就回了这么一句。
“那你往后就别凑过来了。”赵氏话音刚落,年嬷嬷便过去冲大赵氏行了一礼,“姨夫人您还是走吧!”
回头要是被夫人和二姑娘气得晕死过去,麻烦的还是她们这些当下人的。
“是啊姨母,我的事情就不劳您费心了,便是嫁给贩夫走卒,我也是伯府嫡出的姑娘。”宋不晚笑眯眯地说。
最终,大赵氏红着眼睛从靖安伯气冲冲地走了出来,不过吴家在京都上不了什么排面,因此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不晚,都是娘不好……”赵氏话还没说完,便被宋不晚打断,“娘,我以后不想再听到您说这一句了。”
赵氏今日的做法是气极了,而宋不晚则是有些故意。
和大赵氏这样的人来往没什么好处,干脆通过这件事情做个了断,往后会省了许多的麻烦。
虽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可吴家与宋家隔得太远,他们力量太小,不足为虑。
有了宋不晚的宽慰,赵氏心里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