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太仆韩融,及百官家眷,终于慢悠悠地前来汇合了。
荆州军早已整顿完备,伤兵也送回了荆州。
同时,毛玠也返回了鲁阳,配合诸路荆州军在鲁阳驻扎训练。
士颂不想耽搁时间,让百官和家眷休息了一晚,便带领军队离开了新安,前往洛阳。
当然了,他手下的暗组成员早就出发前去打听消息了。
一路上,太仆韩融对士颂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少年名儒很感兴趣,总是想找机会和士颂讨论儒学学说,让士颂头痛不已。
士颂只能推脱,说是自己身负护卫重任,不敢懈怠,待到了洛阳,再向韩太仆请教。
结果,士颂刚过了函谷关后,行走不到两天,还未到达洛阳,便接到朝廷命令,让他的部队前往谷城驻扎,不得靠近洛阳。士颂只用带亲卫部队,进入洛阳待宣即可。
至于李傕放回的百官以及其家眷,交由杨奉手下将领,护卫回京。
这道命令让士颂猝不及防,我辛辛苦苦帮朝廷顶住了西凉军,损失数万人马,耗费诸多钱粮,朝廷居然还不信任自己?不让自己率军入京?
刚好来对接的杨奉部将领也是熟人了,杨奉部下大将徐晃,带着杨奉手上最精锐的五千余人就等在这里。
见到徐晃,士颂即便满心的不满,还是笑嘻嘻地上前行礼:“徐将军,我们又见面了,这次幸不辱命,击杀郭汜,退西凉贼,真是天佑大汉,关中百姓,终可免受战乱之苦了。”
徐晃也连忙还礼,说道:“文定亭侯少年奇才,忠勇能臣,为天下立下大功,徐晃万分感佩。”
士颂嘿嘿一笑,问道:“既然如此,为何朝廷却还要提防我,只让我率领亲卫随从入京呢?”
徐晃满脸尴尬,现在的朝局他是知道的,毕竟他也算是杨奉的心腹大将,杨奉对士颂何其忌惮,他更是一清二楚。
正不知道如何回答时,天空响起轰鸣声,接着,便落下了倾盆大雨。
徐晃刚好趁机指挥手下,将百官及家眷转移到高地,抢搭避雨帐篷。
士颂当然也不会落后,这雨来的突然,荆州军中的重伤员虽然已经让毛玠带着回了鲁阳,但是现在荆州军上下,没伤的可没有几人,他可不想自己的手下带着伤淋雨。
刚好,把自己“收编”的壮丁拉出来,为大军搭建营帐,反正荆州军的辎重充足。
等到避雨的营帐搭建完成,已经是午后了,但大雨却丝毫没有暂停的意思。
这种天气,别说百官以及他们家眷了,就算是荆州军,都不会想在这种天气赶路的。
“咳咳。”士颂咳了两声,在温暖的火炉边上看着伊籍刚刚给自己传来的消息。
这种天气下,也只有经过非人训练的暗组人员,还能保持消息的传递了。
看完这些消息后,向来开朗的士颂,面色却显得十分不悦。
根据暗组得到的消息,此时的朝廷,和他预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本来以为,先有董卓进京,后有李郭之乱,历经磨难的朝廷,必定是上下齐心。
何况朝廷上不是大汉朝的“忠烈之后”,就是各地的名门望族,西凉军被我士颂击退,你们就好好的安定朝廷,稳定中枢啊。
结果倒好,一班朝廷重臣,居然还在内斗!
以太尉杨彪为首的一派系人马,多是各地名族,是汉朝存在已久的士人集团。
而卫将军董承为首一派系人马,被士人集团视为外戚。外戚掌权也是汉朝历代的特色了,要是现在国泰民安,你们两派斗来斗去,让皇帝可以掌控全局,当然是好。
可你们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你们手上那点东西,争个什么劲。
不过大家都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不过想想也是,董卓之后,朝廷里只怕没有人不懂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