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下,在眼底洒下小片阴影,挡住了其中的思量一一她要把那些匠人和物资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这些人跟着送嫁队伍一起走,却不代表她这个作为象征意义的和亲公主有资格插手其中。
不急,慢慢来。
姜从瑚闭上眼睛,闭目养神的同时在心底慢慢盘算起来。
第一天离京,队伍本就出发得晚,人员庞杂,行进速度又极慢,直到日头西落,在天际洒下一大片瑰丽的晚霞,层林尽染,倦鸟归巢,才堪堪走了二十里抵达长安城外的一处驿馆。
驿馆靠近长安,建得虽较别处的大些,可无论如何也住不下这将近两千人的队伍。
谢绍先派出一支小队检查了驿馆各处,然后在出入口留下人手守卫,将公主车架迎进去,安顿好后,才领着其余旅贲兵士在附近安营扎寨。
姜从瑚这才发现,谢绍居然还是个"熟人”,那晚夜宴上借剑的就是他。
不知道这算不算某种冥冥之中的天意。姜从烟想。拓跋骁进城时只带了一百铁骑,实则城外还留守了五百精锐。
他是鲜卑王,一境之主,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取他性命,不说远的,就说乌达鞮侯,简直无时无刻不在琢磨怎么杀他。
拓跋骁虽自持武力强悍有万夫不当之勇,却也不会狂妄自大到觉得自己可以在万军之中全身而退。从鲜卑入大梁,中间要经过一段羌和羯的交接地,群山绵延,地形狭长又颇为险峻,是埋伏的好位置。拓跋骁出使时选了六百精骑,他自信只带这几百人便无人能要得了自己的命。长安城是国都,梁帝格外提防拓跋骁,他便只带了一百人进城,余下都安置在了城外。
谢绍看到这五百铁骑出现的时候,心头着实一震,无需交手,单看他们身上的杀气腾腾的气势便能判断出梁国的兵士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不要说他们强健的体格和胯.下胜出中原不少的骏马。
而他率领的旅贲卫,平日里只在长安城附近做些护送、维持治安这样的琐事,根本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说天与地,起码是狼王和家犬的区别。
他的心霎时凝重起来,若果有一天与拓跋骁成为了敌人的话……
谢绍赶紧打住这个可怕的想法,只是思绪却不由自主飘过去,连安营扎寨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的。驿站外,整片营寨分成了三处,鲜卑骑兵一处,旅贲营一处,工匠和送嫁人员一处,他们泾渭分明,谁也不想靠近谁。
人多事杂,又没有个能统领所有人的主事人,第一天扎寨,光是为了抢好位置就爆发了不少口角,还好没打起来,吵吵嚷嚷,终究还是安顿下来了。
坐了一整日马车,终于可以歇息,即便姜从烟定力极好,此刻也忍不住长松一口气。
身上的嫁衣和头饰沉重得简直有些过分,她为了这一国公主的威仪,还得时刻挺着脊背保持仪态,一整日下来,身体都僵硬了,尤其是膝盖,整条腿都麻木了,缓了好一会儿,还是被兕子搀着才勉强能下车。要是再这么来一天,姜从珅觉得别说改变历史了,她恐怕先噶了。
若澜心疼坏了,忙让侍女将驿舍打扫干净铺好床被,又用铜盆端来温水,亲自给她解发换衣。
姜从珐连坐着都费劲,歪着身体靠在她身上,若澜怜惜地摸摸她的发顶,轻手轻脚地拆下繁复的发饰。姜从瑚的随嫁人员中,除了皇帝赐下的十二个宫女和十二个内侍外,还有二十来个她自己从凉州带来的仆人。这些仆人基本都是凉州人,他们大多是家臣的家眷,少部分是失亲的孤儿,在姜从烟小的时候便被选到她身边伺候,多年下来,忠心耿耿。
这一次北去鲜卑,姜从珮也问过他们的想法,大多都自愿随她而去,只有极少数舍不得离开家人,便被她安排回凉州了,余下一部分则留在长安照看产业和楚王府,同时也是探听长安的消息,免得她离开之后两眼一黑。因还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