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不亮便要起床梳洗着妆,女郎早些歇息吧。”若澜过来把窗户关上,低声劝道。
姜从珚收回视线,点点头,正要脱鞋上床,兕子突然进来,“女郎,主君那边请您过去一趟。”
“这么晚了……”若澜有些迟疑。
父女俩要谈的早谈完了,更不要说现在已至深夜,姜从珚思索片刻,还是点点头,朝若澜道:“帮我换件衣服,我过去一趟。”
夜风寒凉,她稍微扎了下头发,换了件厚实的丝缎斗篷,让兕子在前面打着灯笼,乘着明亮的月色朝澧水院而去。
相比别的院落里的张灯结彩,澧水院显得格外冷清,因为只有中间一栋阁楼,四周又没有长廊庭院,连下仆都没几个,草木萧疏。
姜从珚推开大门,里面黑漆漆的,不曾点灯,窗户紧闭,连月光都透不进来,她接过兕子手里的灯笼,让她和若澜在外面等自己。
她慢慢跨过前厅,绕过那道玄面朱背绢丝绣花鸟纹的折扇屏风,果然看到姜淮坐在那里,大半身形隐入身后的黑暗中。
他面前案上只有一盏极微弱的油灯,时不时因为轻轻扰动的气流而飘忽,昏黄的灯光愈发映衬得他的脸莫测起来。
他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注意到人已经来了。
“父亲?”姜从珚轻声唤了一句。
姜淮这才被惊醒了似的,抬起眼,“长生奴,你来了。”
姜从珚将灯笼置在一侧的地上,拎起斗篷慢慢在他对面跪坐下。
“父亲深夜唤我来,想必是有极重要的事。”
姜淮闻言,看着她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这种情绪很难说得清,昏沉的光线中,他眸光闪烁,姜从珚只觉得这闪动的微光像是将他此前四十年的人生碎片都具象在了眼前——多年的隐忍与无奈,被仇恨吞噬的理智与生命,还有……他的后悔和愧疚。
“长生奴,明日你就要离开长安,离开大梁了。”姜淮喃喃说。他眼神有些失焦,虽是看着她,却又不像在看她,仿佛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
“嗯。”姜从珚轻轻应了一声,“此去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回中原,父亲万望珍重,一定要等女儿回家。”
“回家?”姜淮无意识地重复了遍,忽然瞪大眼,“对,回家,长生奴,你一定要好好的回家。”
姜淮终于从低沉的情绪里摆脱出来,只是脸色仍旧复杂,还有些纠结,但他没纠结多久,姜从珚便看到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
是一枚印章。
姜淮摩挲着,指间的动作轻柔又珍惜甚至有些小心翼翼,这枚印章应该被他摩挲过许多遍了,所有的棱角都变得圆润,印章表面更是光滑得没有一丝纹路,只有底部的印文仍旧清晰。
“这枚印章,是你祖父的。”姜淮说。
昭文太子?姜从珚心中诧异。
按理来说,昭文太子的印章应该全都随葬或者被梁帝封存了,但姜淮下一句话便给她解了惑。
“这是枚私印。”
他将印章置于掌心,递过来给她观看。
姜从珚将案上的油灯往前移了移,借着灯光终于看清,底部的刻文写的是——
“青邽?”她低声念出这两个字。
“是,这是你祖父当年取的号。”
“你祖父跟太.祖很不一样。太.祖豪情壮志弩马半生,连登基之后都在四处征战想要收复四海,你祖父虽也擅武,但他在文治上却更为出色。那时大梁江山未定,他不计较门第出身,只要是有才之人全都来者不拒,天下有识之士纷纷聚集到你祖父身边来,你祖父与他们相交时也并不以少主自居,反而只以才华相论,他们常以文会友,讨论治世良策。后来一次文会上,你祖父在邽县疏狂大醉有感而发,便给自己取了此号,刻下了这枚私印。”
姜从珚几乎能想象到昭文太子当年的号召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