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明穿嘉靖被杀时> 法不责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法不责众?(1 / 2)

第122章法不责众?

朱福宁的消息,眼下已经成为大明朝在京官员最密切注意的对象。浙江的事,朱福宁杀得他们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打乱他们所有的部署,这会还有人在考虑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有可能破朱福宁这一局。当然,在朱福宁丢下改革的话开始,已经有无数人着手上对策。比如严嵩和徐阶都不约而同的效仿夏言,主动上交手中的良田,只留下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夏言是徐阶的老师,夏言在之后去信提醒徐阶,朱福宁和嘉靖不一样,嘉靖盯的是一己之私,朱福宁盯的是整个江南,如果没有办法把田地收回手里,再一次分到百姓手里。敢杀江南士绅,连朱氏宗族都让朱福宁收拾得服服帖帖,他们要是不想跟那些死在朱福宁手里的人一样,死得如此没脸,最好别和朱福宁唱反调,至少明面上是要配合朱福宁的。

别忘了,朱福宁身后站的人是他们的陛下。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将所有的田地上交的夏言,切身感受到朱福宁身上的杀气,自知这一位祖宗靠着嘉靖的支持,没有她不敢做的事。至此,有了首辅和次辅出面,浙江那头有田有地无数的官,不得不老实的交出他们的田。

这样的举措自不必说,嘉靖心情更好。

赋税为何一降再降,因为这些田地都归到士绅的名下,大明,但凡考上一个秀才都有一定的免税福利,中了举之后更不用说,得到的厚待也将更多。大明朝建国以来,出了多少举人进士,但凡出一个进士,一代可富,二代更能成为一方有名有姓的士绅。

一来二去,这些士绅占据的田地越来越多,朝廷的赋税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一降再降。

朱福宁一口气借浙江百姓的手,杀一杀士绅们的威风,好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欺上瞒下,却不知已经上惹君怒,下惹民怨。他们想把君民隔开,朱福宁偏让他们感受一下,一但民生怨恨,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必将是他们这些当官的。

不信邪,咱们可以继续试试。反正朱福宁并不介意再杀上一波。得了利的嘉靖,也并不介意朱福宁再杀上一波。因此,京中的官员对朱福宁也算另眼相看。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有朝一日会在朱福宁这儿栽了跟头。

是以,在浙江传来消息,朱福宁让倭寇掳走的时候,不少人是控制不住的高兴,这可真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自打浙江出事后,他们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结果,这样的好消息没让他们乐呵多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听到了什么?

倭寇已平,不仅如此,朱福宁还领人把倭国给轰了!不是,为何他们没有一个人听说朝廷有大兴兵马,歼灭倭寇的消息?更没有人听说嘉靖有灭倭国之心?

那什么,有人早想好理由。

倭寇敢掳朱福宁这位公主,倭国那边没有人管得住倭寇,以令倭寇一再犯我大明边境,为祸百姓。想要讨回公道,就该把倭寇灭了,倭国也给一起灭了,有什么问题?

一干朝E.………

朱福宁都把事情做完消息才传回,他们很有理由相信,其实一切都是筹划好的。

所以,朱福宁让倭寇掳去的消息是假的。

一切,不过是朱福宁为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前往沿海地区,平倭寇,灭倭国。可是,一个公主,她只是一个公主而已,哪怕是嘉靖一手带大的,手把手教的帮忙处理朝事不假,她到底想干什么?或者,他们更应该问问他们的陛下,他想干什么?

这个问题,明显嘉靖并不打算答。

而在得知倭寇平定,倭国已灭,朱福宁把倭国求饶时送来的珍宝全都一并送回来时,那上面的数目一报,嘉靖脸上的欢喜肉眼可见。好,真是好,他的好女儿果真了不起!

钱,这回嘉靖还用愁吗?

一船的金银珠宝,随便嘉靖花。

朱福宁在给嘉靖的信里尤其补充一句,倭国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