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店外。
各式各样的灯笼摆在地上,几乎叫人挑花了眼。
宋珩不禁纠结起来,半晌都沉吟未语。
不经意间回首望去,季明棠正端坐在果子店的长凳上,灯烛昏暗,在她脸上投下一抹朦胧的光影,有几分像古画中娴雅的仕女。
只有他知道如果走近细看,就能发现她凌乱垂下的发丝,还有因为喝盐豉汤而汗涔涔的额头。
女郎仿佛从古画中走了下来,活生生地来到了人世。
“咳咳,”忽然传来一声轻咳,打断了青年的纷乱的心绪,货郎的目光中带着些许探究,“郎君可是来给夫人买花灯的?”
夫人……
平平无奇的两个字,在此刻竟听起来如此顺耳。
青年轻轻一笑,应了声是。
那货郎顺势举荐起来,“郎君不妨看看这两盏莲花灯笼?两盏灯拼在一处,顶上就是一朵漂亮的并蒂莲,寓意着夫妻同心,生活和顺。”
随着他手上的动作,两盏灯笼最顶端的莲花竟然严丝合缝地拼接了起来。
花开并蒂,正好与底下的莲叶交相辉映。
莲瓣上散发着熟悉的莹润光泽,不禁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
少时每到元夕,侯府都会花大价钱请来制灯的工匠。
有一年上元,那些匠人们在院中支起架子,十几天的忙碌过后,一盏高大的莲花宝灯终于现身人前。
莲花通体白净,被内里的灯光一照,更显得不染半点尘埃。
不过他那时少年心性,比起淡雅的莲花,更钟爱俳优们变的戏法,还有大街上五彩斑斓的焰火。
于是趁着大人们赏灯之时,他偷偷从家中跑了出去。路上遇到两三同窗,少年们一起畅游在御街的灯会上,月朗风清,灯烛辉煌,大家观灯之余,还互相开起了玩笑。
“晏清明明定了亲,这样大好的日子怎么还跟我们厮混在一处,不去陪陪未来的夫人?”
大夏民风开放,定了亲的未婚夫妻也可私下见面。每逢灯会,相携出游的青年男女更是随处可见。
“她此时不在京城……”少年的脸颊难得有几分红,声音也不复平时清越。
他的未婚妻子,季相公家那位小他三岁的女郎在京城的世家女中很是神秘。听闻她会跟着季夫人天南地北行商,一年中住在京城的时间并不算多。
不过年少的郎君心想,往后岁月漫长,待到成亲之后,他总有机会领着她逛遍灯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段记忆本来已经尘封多年,不防今日因为这一盏并蒂莲灯,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脑海中。
宋珩缄默了一瞬,挑中了这两顶并蒂莲花灯,又让那货郎给白芷选了一盏灯笼。
正要付钱时,青年倏地想起些什么,问了货郎一句:“此处有没有笔墨?”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就着果子店外不甚明亮的灯光,在袖口处细细勾勒起来。
一朵墨色的棣棠花逐渐在笔下成形,他的画技不精,只能勉强看出花朵的样子。
宋珩暗自后悔当年只顾着读书,竟然没学到半点的丹青技法。
不过就算他的画技粗拙,只要能看到袖口的棠花,就不必让小娘子再费心费力地甄别了。
手里提着三盏灯笼回到果子店,季明棠已经喝完了一整碗盐豉汤,正百无聊赖地对着烛火发呆。
看到迎面走来的青年,她眼眸一亮,出声问道:“三郎买了两盏一样的莲花灯笼?”
她还没发现并蒂莲灯的秘密。
宋珩伸出双手,想要给女郎讲明其中的关窍,转念想到并蒂莲背后的意味,那双形状好看的手又顿在了半空。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并非定北侯府长房的小郎君,而是尉州人士、来京城赶考的李三郎。
当初捏造这个身份时,他还对季家二娘怀着猜疑之心。不过短短的两个月,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