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前五分钟, 通过两个场景——她工作的地方和去参加同学会——快速地刻画出了特蕾莎·杨的人生轨迹。
一个永远的优等生,成功者,精准地走对了每一步, 终于爬上了人生巅峰。
她的人生仿佛没有失败这个词, 理所当然地,她看不起失败者。
其实这种主角一点儿也不受圣丹斯电影节的欢迎。
一个典型的圣丹斯电影节电影的主角应该是这样的——平凡, 普通, 或许算不上多好,但不能太坏,最重要的是,要让屏幕前的观众可以轻易共情。
特蕾莎·杨简直与这个标准背道而驰,照理来说,这样的主角是绝不该在圣丹斯电影节受到欢迎的。
但是, 凡事总得有些例外不是吗?
而天才的电影, 注定就是为了成为例外而存在的。
荧幕上, 生活完美而又井井有条的特蕾莎·杨正不满地看着女儿空荡荡的房间, 然后又更加不满地看了一眼手表——现在已经晚上七点了, 她的女儿却还是没有回来, 她很生气。
于是她拨通了她女儿好朋友家的电话,她其实对露西选择的这个朋友并不满意,詹妮弗不太聪明,跟上公立学校的普通课程都费劲, 她父母又是典型的“她开心就好”的放任她自流的不负责任的父母, 露西和她一起玩耍总让特蕾莎感到不满——她是坏的影响。
只是露西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她深知, 青春期的小孩的行为一大半并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想法, 而是只是单纯为了忤逆父母而已, 所以她才对露西这个不怎么样的朋友网开了一面。
是的,特蕾莎·杨就是这样一个人,她非常了解非常熟悉那些育儿理论,她并不是完全不知道露西在想什么,只是她知道又怎样呢?她对其他人(包括她女儿在内)的不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我知道你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那些都是错的,只有我的想法才是对的。
电影之后会更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的。
电影会一步一步地告诉观众,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悲剧,露西的死亡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必然。
“喂?”
电话那头传来了快活的女声,是詹妮弗的母亲,背景音里还能听见一个中年男人高声的大喊和两个小孩的尖叫,大概是在玩什么追逐游戏,特蕾莎·杨几乎是立刻就皱起了眉,但是她一向是个很体面的人,她用上了一种热切又冰冷的语气:“法德尔夫人,我的露西是在你家吗?”
“哦!是露西的母亲呀!”电话那头的女声听起来更快活了一些,“天哪我一直想认识您,詹妮弗和露西认识了这么久我却还没见过您,您说说这算什么事儿呀,这周六我们要举办一个烧烤派对……”
特蕾莎看上去有些不耐烦,她立刻打断了对方:“有时间的话我一定会去的。”
“那真是太好了!哦……不过露西不在我们这儿呢,要我帮你问问詹妮弗吗?”
“那真是太好了。”
这时候的特蕾莎还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她只是很生气,既生气她的女儿这个点都还没回家也就算了,居然也想不到应该和家里打个电话或者留个字条报平安,她像她这个年纪的时候,早就已经不是这种不负责任的小孩子样了。
接下和她通话的是詹妮弗,从这个小女孩口中她并没有获得露西的去向,于是她只能翻出了电话本一个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在她的怒火即将达到巅峰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她生气极了,死死地盯着那不停响起的电话,想象着电话那头露西的样子。
她现在应该害怕极了,发现她正在满世界找她,她才终于想起来自己忘了什么事不是吗?
她晾了那电话十几秒,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她一起盯着那电话响了十几秒,然后她终于将电话接了起来。
但是电话那头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