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阴毒和狠辣,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而且,他也能大概猜出太后叫他去慈宁宫的原因。
无非就是想插手他的婚事。
轩辕寒冷冷一嗤,看向小李子道:“那你就不要回太
后身边伺候了,正好本王在城郊的庄子还缺一个管事,你跟本王一起出宫。”
他没有问小李子愿不愿意,因为小李子不可能不愿意,除非活腻了想死。
果然,小李子听到轩辕寒的话,眼里顿时闪过一抹狂喜,跪着地上不停的朝着轩辕寒磕头谢恩。
轩辕寒也没有多说,直接带着小李子往宫门外走。
行至皇宫北面的玄武门的时候,守门的侍卫虽然疑惑独自一人进宫的轩辕寒,怎么会带了一个小太监出宫?
但也没有一个守门的侍卫,敢站出来询问轩辕寒。
不仅仅是因为轩辕寒冷漠残忍的名声,更是因为轩辕寒在这些侍卫心里,有着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
这些侍卫能站在这里守卫出入皇宫的大门,基本上都是武将家的嫡系子弟。
轩辕寒十二岁就独自领兵打仗,十年的时间,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无一败仗!
在那些武将心里,轩辕寒就是天生的将才。
他们打完仗回到家后,总是忍不住在家人面前,夸赞轩辕寒是如何的用兵如神,攻无不克。
这些侍卫从小听他们爹用各种话夸轩辕寒,自然而然的把轩辕寒当成自己想要成为的目标。
……
玄武门外。
轩辕寒看着站在他马车旁边等候了许久的镇国将军郑
武,眼底闪过一抹疑惑。
郑武虽然是武将,但却是极少数不需听从他指挥的武将。
因为郑武已经年近花甲,轩辕寒十年前上战场的时候,郑武已经从边疆的战场上退了下来。
不过郑武此人的品性还算不错,算的上“独臣”。
这也是他那个早死的父皇,会在临终之前把护卫京城这么重要的兵权,交到郑武手里的原因之一。
郑武身后没有强大的世家支撑,能成为镇国将军,完全是靠军功,从一个普通小兵升成的大将军。
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郑武在二十年前救了他父皇一命。
……
二十年前,他还活着且年轻气盛的父皇,开玩笑的问御史大夫,他死以后大概能得个什么谥号。
耿直的御使大夫认真的想了想后,告诉他父皇,说他父皇的文治勉强能比肩开国皇帝,但武治却不如开国皇帝。
因此,他父皇死后的谥号,也肯定不可能比开国皇帝的谥号好。
他父皇一气之下,非要带领四十万大兵,西征吐蕃。
结果,他父皇攻打吐蕃第一场仗,就差点被吐蕃神箭手的暗箭射死。
幸好郑武及时挡在了他父皇身前,才没让那支箭射死他父皇。
但那支箭射穿了郑武的肩膀,让郑武差点就死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