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食不果腹。当时,有个商人去外邦,偶然间发现了红薯,就是靠着它,很多人都是靠它活了下来!史书有载,‘乡民活与薯者十之七八’,你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
钟师闽看她:“你是想在这里种它?”
“是啊!”宋连荷道:“我今日都去勘察过了,西南虽干旱,不过种它没问题!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我画的这种藤苗。”
钟师闽接过,“那你又是在何处见过?”
宋连荷摇头,“不曾。”
说起来,她穿书已久,好像还真没吃到过红薯。
之前只当像将军府和擎王府这样的富贵人家,不喜这种平民食物。
可直到现在她才想起来,貌似她在陵安城内的市集上,也不曾见过有卖的。
钟师闽掀起黑眸,淡淡掠过:“既没见过,又如何画得出?若说是在书上见过,那这画未免也太过细致了。”
看他一副就差把“疑心”二字刻在脑门上的模样,宋连荷耐心解释道:“我精于医药,这个你已知晓吧?这藤可入药,我自然烂熟于心,至于果能食用,也是我师父跟我说的,而我师父亦是听他的师傅说的,我师傅的师傅则是听他的师傅的师傅的师傅……”
钟师闽一脸淡漠地看着她在胡说。
这么蹩脚的理由,他又岂会信?
不过,她既不想说,他也不会追问,毕竟她的初衷向善,便不必事事尽详。
钟师闽二话不说,将宋连荷的画收起揣进怀里,“我去见主公。”
“去吧去吧。”
宋连荷与他分开后,就去厨房找达溪。
“呶,这是欠你的银子。”
达溪愣下。
“你那是什么眼神?很吃惊我会还钱一样,我宋连荷是那种欠钱不还的人吗?”
弥姐笑眯眯地拉着她坐下,给她端来一碗米汤。
如今能见到米,那可是矜贵得很。
宋连荷受宠若惊,弥姐说:“这是做给老太爷的,他胃口不佳,便赏给了厨房。”
“不不不,弥姐,你跟达溪两人吃才对,你们天天在厨房那么辛苦,我不需要。”
达溪看过来,有些嫌弃道:“看你瘦不啦叽的,又吃不惯我们这儿的东西。再不吃点米,恐有个山风都能把你吹走了。”
弥姐只是笑,“吃吧。”
宋连荷捧着碗,感动得不行,“呜~弥姐,溪溪~你们真好。”
她确实吃不惯西南的食物,却也不曾与外人提起过。
如今粮食匮乏,能有得吃就不错了,再来挑三拣四便是不知足了,她还以为自己掩藏得很好呢。
弥姐看出她的疑惑,道:“是达溪回来说的。”
宋连荷捧着米汤,脸蛋红红的,眼睛也是红的,“我们溪溪可真好啊~”
达溪脸一红,别扭道:“不是我。”
就在这时,厨房的门猛地被推开。
“好啊!宋连荷,你居然躲在这里偷吃!!”
话落,宋连荷手中的碗被人一把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