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方睿及时安慰,告知他杨导就是这个风格。
在拍到第十条的时候,看现场工作人员都没什么异样,时柒稳定下来。
在拍到第十五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
果然,人的适应能力就是这么快。
一场戏拍了一上午,中午剧组放饭的时候,编剧找到了杨导。
“杨导,我觉得少年苏轼这个角色可以再丰满一些。”编辑递给杨导几页纸。
“你刚写的?”杨导拿着和演员一样的饭盒,将a4纸放到一边。
编剧点头:“杨导,之前我觉得少年苏轼只能起到坚定老年苏轼内心的作用。
但是通过时柒的表演,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又加了两场戏。”
“先放这吧。”杨导继续埋头吃饭。
编剧知道杨导的习惯,并不催促。
远处方睿和时柒坐在小马扎上,围在一张临时拼起来的小桌板边吃饭。
杨导那边的事并没有避开现场其他人的视线。
“小时,我猜编剧要给你加戏了。”方睿脸上并无不快,笑着打趣道。
时柒不大相信:“怎么可能,我已经拍完了。”
“哈哈,我和杨导是老搭档了。他肯定有别的想法,还没宣布你杀青呢。”
方睿边吃边说。
时柒有些手足无措:“方老师您别开玩笑了。”
“嗐,没事。编剧也是他一直合作的,他们俩向来品味相投,能想到一块。
小时,你很努力,也很真诚,又有天分。
横店困不住你,你放心,我没有意见。”
方睿笑得很和气,他一向乐于给新人机会,也好说话。
果然,杨导吃完饭后细致地看了编剧改的剧本,主要给少年苏轼加了两场戏。
一场是进士及第后,正准备大展身手的苏轼却遭遇母亲逝世,回家守丧三年;
另一场是老年苏轼临终前,又有一场与少年苏轼的对话。
此时的苏轼早已看透世事,却仍不改其拳拳赤子之心,一生坚守一个“真”字,真正做到了说真话,做真人。
“好!”杨导读完之后觉得剧本改得很好。
少了许多郁气,多了一些旷达,只是还需要打磨一番。
时柒收到消息的时候简直喜出望外,没想到方睿的猜测是对的。
下午杨导继续拍这个场景的其他戏份,编剧就坐在一边打磨剧本,还看了时柒写的人物小传。
“你表达能力还可以啊。”编剧见多了话都说不出几句的演员。
“还行吧。”时柒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你写得很好,我都受到不少启发。”编剧很客气。
时柒没有真信:“老师您看看我哪里理解得不对,教教我呗。”
“倒是没什么不对,就是这一处有些不够”编剧果然指点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