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何学之后,康熙还学习了天文历法、地理、哲学、光学、音乐、解剖学的课程,爱好可谓十分的广泛。
另外,康熙对西医也十分感兴趣。
康熙三十二年,不幸得了疟疾,对那个时代而言,疟疾堪比现在的癌症,死亡率百分百。
那时的康熙,诛杀了鳌拜,平定了三番,驱逐了沙俄,人生正处于巅峰时刻。
还没享受就要归天,康熙自然是不愿意。
于是召集御医开始治疗。
只可惜,群医束手无策,无论如何用药,病情都不见好转。
好在,幸好传教士给力,给康熙服下了一种治疗疟疾的神药“奎宁”,康熙这才得以捡回一条小命。
最后,康熙怒斥中医无能把给他治病的御医们给咔嚓了。
这件事情之后,康熙觉得西药很神奇,便开始命人研究西药。
因为小时候有得过天花的经历,康熙便提倡种痘以防天花。
他先给自己子女及宫中女子种痘,后来又给蒙古49旗及喀尔喀蒙古部民种痘,使得千万人因种痘而免去了患天花死亡,或没死却留下麻子的悲剧。
康熙帝还时常和西洋大夫一起出诊。在《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和《康熙
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他还多次亲自为病臣开方赐西药。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法国传教士樊继训在京病故,玄烨为之扼腕:“似此外科,委实难得,且人品亦忧,深为可悯,朕甚悼之”。
虽然康熙对于西医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但西方的医药并没有作为一个商品引进,没有得到推广,广大的民众也没有享受到先进西医的机会。
晚年时期的康熙,对科学的喜爱依旧不减。
康熙晚年,主持了全国性大地图《皇舆全图》的编纂工作。这张地图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
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
1719年,这张十八世纪初我国最大、最精确的地图,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实地测绘的全国大地图诞生了。修成之后康熙还下令,如果有人觉得有遗漏错误的地方,要及时上报修改。
之后中外编辑出版的中国地图,都是以此为蓝本。
只可惜。但他却只把这些科学当作了自己的一门爱
好,并没有用在全国推广,甚至还让传教士不要对老百姓传输先进的西药技术,玩得一手好的愚民政策。
正是这种思想,注定了大清最后的落败。
如果康熙帝能广纳西方科学为我国之用,提前将这些科学技术用之于民,传播进民间,大清也不会败的如此屈辱。
此话一出,康熙瞬间陷入了沉默。
撒西宁说的一点都没错,对于西方的东西他只是用来愚民,从来就没想过传授给他们。
片刻之后。
康熙叹了一口气,无奈道。
“身为大清的皇帝,我要巩固皇权,百姓过于聪明,对我来说不是好事。”
“后世帝皇也正是因为有着跟你一样的想法,所以才闭关锁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撒西宁顿了顿继续道。
“西方很多的发明都是在大夏的基础上的来的,比如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由此可见,我大夏百姓并不比西方愚笨,而是皇上你不给他们机会而已。”
“皇上若不是将其藏私,我大清百姓定让西方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