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担心大明什么时候会突然暴起,席卷东南亚殖民地,然而却这么拖拖拉拉到了今天。
说真的,反倒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仿佛解脱了。
相仿的,明人也时常审视、对比本国与西方列强的差别,这方面的论调也是比比皆是,担忧本国科技远逊于西方、进而担忧难以对外开拓的看法并不少。
一切的一切归根究底都是要靠拳头说话的。
长期以来麻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终于要告一段落了。
就在大约两个小时之前,高庆魁指示礼部外务司向位于伦敦的公使馆发去了电讯,大明驻英国公使随即向大英帝国外交部递交了最后通牒。
要求英国势力撤离马来属邦、文莱王国,马来属邦、文莱王国均应获得完全独立,成为中國藩属。
三十年前,英国与暹罗签订《暹罗条约》,获得对马来半岛四个邦的宗主权、管辖权,虽然其保留有少量自主实权,可本质上仍是附庸。
大约五十多年前,英国人迫使文莱签订了《文莱条约》,致使文莱的王位继承权和外交权都由英国人决定,等同于沦为附庸。
稍后不久,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弗雷德里克面色难看的接见了公使,并表示拒绝。
“先生,我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无理要求,我想,你们的皇帝陛下应该认真考虑向大英帝国付诸武力的后果。”
后者神情自若,不咸不淡地答复道:“多谢阁下的提醒,陛下从来都慎重决策,她与朝廷的决意已经很明确了。”
“那真是太遗憾了。”弗雷德里克无奈地说。
“如果伱们改变主意,随时可以告知我们,能免去‘兵戈相见’是好事。”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阿姆斯特丹也发生了相同的情况。
大明驻荷兰公使向其外交部递交了通牒,要求其放弃荷属东印度的殖民统治,转而使之独立,成为中國藩属。
荷兰人同样拒绝了。
昔日盛极一时的海上马车夫如今只剩下了这样一处资源丰富的殖民地,怎么可能舍得拱手相让?
威廉明娜女王这些天本就焦虑无比,因为德社与英法之间脆弱的和平已经破碎,别看现在德国人只是在北欧与英法角力,天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会在西线发起进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明人也要动手了。
夹缝中求生存的荷兰实在是太难了。
大明朝廷本就笃定英国人和荷兰人不会屈服,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宣战文件和战时外交备忘录。
2月24日16:00,位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公使正式递交了那两样文件,从现在开始处于战争状态。
显然,正米字旗老爷们的打算完全破产。
劳师动众派往远东地区的z舰队没有发挥威慑价值,内阁原本估计至少能震住大明几个月时间,可没想到毫无作用。
“那就让战争来检验他们(z舰队)的价值吧!新加坡永不陷落。”此时仍算是赋闲状态的温斯顿放出了如此豪言。
稍晚一点的时候,大明驻美国公使馆也递交了一份备忘录。
其中详细阐述了当下的战争诉求和可能的行动,提前通知以免发生误会和摩擦,以及万一不慎发生了之后的应对程序。
与此同时,在安南南部那碧波万顷的海面上……
执行例行巡逻任务的飞行员感慨万千,只见晶莹闪烁的大洋之上,从头到尾数不清的舰船所组成的庞大舰队正向着西南方向进发。
无数条航迹连在了一起,好似一条长得望不到头的雪白丝巾,而舰船则成了点缀这条绵长丝巾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