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包子里面的肉相比于汉国的份量还很少,但从整个时代来看,确确实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这些都是工业带来的好处,再加上城市的收入相比于农村更高,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进城潮”。
据统计,整个日本目前两千六百万人口,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城市,剩下十人当中,又有一半生活,或流动在在城市周边附近乡镇,只有最后几百万人,真正生活在传统意义上的日本乡村。
这种跨越历史的人口流动,在整个日本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给日本带来了经济规模增长,最大的动力,甚至就连目前日本工业也和近十几年进城的上千万人口,息息相关。
这种经济模式,带来的好处是经济和工业的双重增长,坏处就是掏空了日本传统的乡村地区。
因为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汉国目前很多农用机械,实际是很难在日本普及的,目前拥有最多拖拉机和汉式收割机的地方就是关东大平原,以及一部分沿海平原。
如果说原来还可以搞一搞小而精的机械化农业,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所需要的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增多,这种“好事”基本也是轮不到日本人了。
尤其是在如今日本“地价上涨”,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时候对于那些掌握大量土地的藩阀们,种地,那是不存在的,能卖地收钱,鬼还种地。
种了祖祖辈辈,也没见发财,倒是地一卖,换成华元,移民汉国,好家伙,反而真富了!!
这就是目前大多数日本乡村普通人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也就造成了越来越多人选择进城,类似竹三郎和田野拓这样的年轻人,只是这个时代的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
就像现在的我们日语已经只呈现在类似“嗨”“斯国一”“哟西”这种口头用语一样。
大多数日本人,尤其是城市地区的年轻人,说国语的概率要比说“传统日语”的可能性高至少五倍。
也只有类似竹三郎,田野拓这样从传统地区来的日本人,还保留着日语这种落后的“方言”。
(在目前的日本社会中,尤其是年轻人群体,日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大概能听懂,但说不明白的方言)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一旦发生上面所说的那种“两头夹击”的经济炸弹,虽然不足以把所有人炸死,但将整个国家炸乱还是可以的。
而这就是目前日本最想摆脱的,为了摆脱,他们付出了大量士兵的生命。
而换来的则是在龙武二十四年九月七日签署的“汉日贸易新协定”。
该协定规定,汉国“有条件”的向日本转移一部分汉国已经不需要分产业,这些产业涉及纺织,冶金,钢铁等。
(一部分属于上一代技术,纺织则是因为汉国为第二次工业化提前准备的产业升级,解放更多的人人口)
如果上述的这些还属于“施舍”的范畴,那么允许日本提高一部分关税,就变成了对战争中的奖励了。
甚至在这份关税协定中,还包含了未来的增长和减少,基本就是按年限进行,或者说,这就是给日本人的一个赌博的机会,时间到了,干好了,那就万事大吉,时间到了干不好,那就“自求多福”。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默许,这部分则涉及了周边市场,当然,也不是完全默许,也就是汉国将自己看不上,准备打包出售的低端产业扔给日本。
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竹内俊那句经典的“主人甩骨头,狗尾巴摇个不停”的讽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