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全力以赴,不要辜负了自己10年的寒窗苦读。”
但除了赵武有点信心之外,其他4个赵里的中学生,却只能紧张的点头。
扶苏在赵里的这几年已经培养了几十个中学生,赵武这批人是赵里第一批中学生。
但他们的运气却不算是太好,在他们之前面的那些中学生,直接去自己心仪的学府报名,考试合格就可以入学。
因为有大量的学府在长安城,长安的中学生五成都能考上学府,但今年却不一样,整个大汉中学联考。
赵武要和整个大汉的中学生竞争,今年各大学府招收的2万学子当中,这些名额要按照人口,郡县来分配,关中只分配了2000多的名额,而内史只有上千个名额。
扶苏也是教育界的人,对长安城中学生的数量有个大致的了解,大概有4 ~5万人左右,今年考学府的士子接近2万了,但却只有1000个名额,其竞争的惨烈可想而知。
可以说长安城的学子一步从天堂跌到地狱了,就以扶苏了解的情况来看,他这5个学生当中只有赵武有可能性能考中学院,其他的学生很难在如此激烈竞争当中脱颖而出,要是考不上的话,只能去账房或者去做工匠。
赵武父亲停好马车之后,扶苏等人下马车。一行人去了学院门口。
扶苏叮嘱道:“检查好自己带的笔墨纸砚,还有你们的准考证。”
“诺!”赵武等人打开自己的书架再检查一遍,扶苏和赵父也跟着检查,确定东西全部都带齐了之后,才安心的点点头。
“学子排队进入考场,家长请在外面等候!”一个汉吏拿着个大喇叭不断的大喊道。
“夫子,我们进去了!”赵武对扶苏和他的父亲招招手,就带着自己的伙伴进入了考场。
赵父有点紧张道:“赵夫子,这些孩子他们能不能考上?”
即便赵父是个农夫,但他也听说了,今年关中的士子将会极其艰难,他有点担心赵武的前途
扶苏道:“全力以赴就好,大汉条条大路通长安,中考也不是决定赵武他们人生的唯一道路。”
“嗨!”赵父也也只能解释扶苏的安慰。
“这位夫子说的可谓是至理名言!”一个声音忽然插过来。
“在下江华见过两位兄台!”一个穿着昂贵丝绸的富商向两人行礼的。
扶苏马上回礼道:“扶苏见过兄台!”
赵父也跟着行礼,但他却没有说话。
“扶苏兄是中学夫子?”
扶苏摇头道:“某是赵里小学夫子,刚刚那五人都是某启蒙的学生。”
江华笑道:“像扶苏兄这样有责任的夫子已经很少见了。”
而后他抱怨道:“朝廷的施政可谓是一年三变,弄得我等也是晕头转向。”
“三年前某觉得长安城教育好,学府多,能更好的考上学府,这才在长安城购买了房产,带着小儿在长安读书。
却没想到朝廷政策风云突变,整个大汉开始联考,关中士子多,反而成为了考试最艰难的地区,某这百万钱白花了不说,还为小儿选了一个最艰难的地方,这算是什么事。”
显然这次大汉的联考太突然,很多的家长都对朝廷不满,江华面对扶苏这个陌生人,把自己内心满腔的愤恨全部发泄出来。
扶苏道:“看江华兄的样子,家世不差,即便中考失利,也有其他前途。”
江华却摇头道:“某一个商贾,哪有什么家世,也就是这些年朝廷支持产业发展,赚了几个钱。”
“但士农工商,商贾能有啥前途,某就想让小儿考上政务学院,最差也要考上法学院,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