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戏曲教化和时代楷模
回到赵里之后,扶苏把自己的兄弟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了当夫子的事情。
扶苏的这些兄弟也是非常心动,他们本是高高在上的公子,现在却成了落魄的农夫,要说他们安天知命,那就有点太高看他们的境界了。
有选择的话,他们是不会想成为农夫的,只是他们担心出了赵里,会受到那些仇恨始皇帝的人报复,所以只能留在赵里安安分分的当一个农夫。
但现在他们小弟胡亥天天出现长安城都没有问题,而且活的还比他们滋润,这让胡亥的这些兄长在妒忌的同时,也有一丝轻松。
胡亥当过秦二世都没有受到清洗,他们这些公子想必更加不会被清洗了。在安全有保障之后,这些公子就不想继续留在赵里当农夫了。
而现在有机会成为夫子,显然是他们改变身份最好的机会,虽然还是在农村教书,但夫子好歹是士人身份,可以让他们逃离最底层。
翌日,扶苏就带着他的这些兄弟去找了吕枢,表示他们兄弟都愿意成为夫子。
戏曲的名目叫《桃源乡村故事》
扶苏继续问道:“会稽郡太守叶腾很有名吗?怎么他来到长安城会有如此多人激动?”
江涛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团长蒋丽道:“你们出一些人手帮我们搭建高台。”
即便是在后世乡村的生活也是非常枯燥的,更加不要说秦末的这个时代了。
当即就有眼热的村民道:“里长这冬小麦,我们也要种啊,人家一年又种麦子,又种大豆,一块田种两次,赚两份钱,还能肥地,我们只能赚一份钱,怎么跟人家比。”
里正江涛皱着眉头:“戏曲上虽然演的好,冬小麦我们没有种过,出了问题,我们就不一年就没有收成,到时候全家老小都得饿死。”
同时汉国的戏曲团开始四处出演,表演一些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曲目,为这份喜庆添加一丝盛世光彩。
管弘钦佩道:“今年天子上计,虽然还没有公布情况,但会稽郡将会是我大汉上缴钱粮前三的郡县。太守叶腾到会稽郡不过两年时间,却建盐田,制海船,兴渔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让一个贫瘠的会稽郡成为了鱼米之乡。
徐凡非常重视戏曲团的作用,定都关中之后,在吸纳大量宫女,戏曲团的编制在快速扩张当中。
“会稽郡太守叶腾也来长安城了!”忽然一个声音大叫道。
亭长王文道:“我等又不认识农家子弟,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
这已经是一笔让农户震惊的数字了,关中耕牛的价格也不过6000钱,桃源村每户几乎赚了一头牛!
他不是没有去长安城,想找一些穷书生来当夫子,但他们对戚乡的招揽不屑一顾,能到长安城的士子都是小有家产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会在意100亩土地,他们要的是考上科举,成为汉吏,光宗耀祖,而不是跑到关中的农村发光发热。
戏曲团的人来到赵里,就受到了所村民的热烈欢迎,夫子扶苏,里正江涛,亭长王文带领赵里所有村民亲自接待戏曲团成员。
扶苏正式成为赵里的夫子,而他的兄弟也纷纷离开赵里,去往戚乡其他村里成为夫子。
很多儒生都激动的称天子为三代之下第一明君了。对于言必称三代的儒生来说,这已经是最高的地位了。
因为这些才是这部戏曲的核心,这就是为了传播种植冬小麦知识弄出来的戏曲,为了真实性不出错,这段剧情是徐凡找来5名农家子弟帮忙编写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能深刻的了解到冬小麦的好处和优势,学会如何种植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