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攻占平舆后,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与秦军决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
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
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
也就是九州鼎落入泗水的当年一个月后,与秦国僵持一年之久的楚国告破!
儒家、墨家的联合行动还未开始,便胎死腹中,两家的注意全部被天下大势所吸引!
当初秦灭韩的时候,齐国想着反正韩国是个小国,迟早要灭的。秦国灭赵的时候,齐国想着秦国和赵国是老冤家,打来打去很正常,不管齐国什么事儿。秦国灭燕国的时候,齐国说,谁叫燕太子丹出个馊主意要去刺杀秦王。秦国灭掉魏国的时候,齐国认为沉默是金,装没看见。秦国灭掉楚国的时候,齐国已经不敢发声了!
齐王终日惶恐不安生怕秦国的屠刀砍向自己,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世界不是你想要和平,别人就会给你和平,一切全凭实力说话。
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了三年之后,公元前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
如此不走心的理由,已经昭示出秦国一统天下的决心!
仓惶之下,齐王建令齐军主力40万慌忙集结于西部,准备抵挡秦国进攻。
但万万没想到,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同年,秦国建立,嬴政自称始皇帝!
此时九州鼎已被运送到泰山脚下,泗水河畔的秦军,也早已撤离!秦国在运送九州鼎途中丢失一鼎的事情,已经被所有人抛诸脑后,现在全天下都在秦皇君临天下的阴影里瑟瑟发抖!
秦皇嬴政用了三年时间巩固政权,制定法律,消灭隐患,待所有一切平复之后。
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华夏的第三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
周朝时期的祭祀已经有一套很完整且繁琐的制度,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大臣们都不知道仪式该怎样进行,于是秦始皇把儒生召来询问,
和皇帝同行的几十个儒生对该怎么祭天各有各的说法,。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与秦始皇利用封禅展示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期望值相差很远。
最主要的是按照周礼规定祭天需要用到九鼎!
鼎是非常重要的祭器,九鼎作为华夏至尊神器在祭天时更是不可或缺,周武王灭商之后在太室山祭天就使用过九鼎,秦始皇若效仿周武王祭天,九鼎是必不可缺的物件。
直到此刻,一众儒家子弟才恍然大悟,为何秦皇会提前运送九鼎至泰山脚下,原来早在六年之前,秦国还未统一天下的时候,秦皇嬴政就已经做好了一统天下,往前泰山封禅祭天的准备!
众儒家弟子皆震动不已,若放在六年之前秦始皇敢说要用三年灭齐楚二国,三年重整山河,待社稷稳定之后,往前泰山祭天,定会被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