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山道上,不少人正拾级而上,老人,小孩,掩面妇人…
李千寻裹挟其中,偶尔向周边老人唠嗑上几句,也算是了解个大概。
白云观。
300年之前建成,山不太高而有白云,不知是山因观而奇异,还是观因山得名。
然,滔天匪祸不被波及,王朝更迭而不受影响。
战乱时,大开观门,凡周围百姓前往避难,携带米面油盐皆纳之,大军路过不犯分毫。
种种传言,神乎其神,在民间享有盛誉。
求子,求姻缘,只要诚心多有灵验。
甚至有老人说,曾在观内目睹过神光乍现、仙鹤飞舞等奇异景象。有传闻说夜晚时分还能听到天籁般的仙乐飘荡在空中。
李千寻欣喜不已。
白云观建在山顶上,云雾间。
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恢宏大气,反而非常实在。
山门大开,简单而朴素,没有华丽的装饰,厚重的木门上,斑驳的油漆褪了颜色,坑坑洼洼,门口有两小童指引。
观中除了香客,道士很少,寥寥数人。
但据李千寻观察,和他见过的道士不像,身上丝毫修炼气息也无,要说如此年轻能修炼到返璞归真境界,他是不信的。
投了烟火钱后,想询问观主之处,被告知观主不在。
少年一直等到太阳下坡,香客所剩无几。
山门口出现个穿青灰色道袍,身材欣长的中年男子,缓步而上。
其腰系布带,配以太极阴阳玉,头戴黑色方巾,脚踏黑布鞋。
李千寻看了眼,脸色古怪。
这道长未曾看出修炼气息,但既然想表现朴素,为何腰系玉佩?
“观主!”
两小童齐齐一礼。
‘他就是观主’,李千寻大感失望,但又不想白来一遭,便从树上跃下。
“观主,可否借一步说话?”李千寻抱拳。
“这位是?”观主看向二弟子。
小童答:“师傅,他是今天来的香客,非要见您。”
白云观主恍然,遂把李千寻引至一边。
“在下李千寻,听闻白云道观大名,特来拜访。”
“贫道季无忧,白云观观主,施主有话直说便可,另外,一问10两。”
“十两?观主何不去抢?”
季无忧竖起一根手指:“抢不如你问来得快。”
李千寻气笑,不再废话:“敢问观主这世上是否有仙?”
季无忧神色如常,摇头:“修道中人有,至于仙,贫道也未闻。”
“未闻?”李千寻皱眉,大失所望,再问,“这世间可有飞天遁地之能?”
“亦无。”
这道观当真如此普通?
想到种种传言,李千寻心中不甘,直视着季无忧双眼。
“敢问季道长,道观如何躲避匪祸?”
“只需缴纳银钱。”
“为何王朝更迭而不受影响?”
“山间漏舍,谁又在意?”
“为何收容百姓大军为何秋毫不犯?”
“大军为何要犯?”
一连三问,李千寻人麻了。
手中拳头不禁捏紧。
吓得季无忧连连后退,云淡风轻的模样没有半点:“李施主莫不是要打人?”
呵呵。
“最后一问!”
李千寻豁然出手,一拳轰向季无忧脑门。
纵然没有佩戴时装,但有近10倍的